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5 篇 儒墨之争
  • 5 篇 墨家
  • 3 篇 兼爱
  • 3 篇 儒家
  • 3 篇 墨子
  • 2 篇 仁爱
  • 2 篇 早期儒家
  • 2 篇 荀子
  • 2 篇 孟子
  • 2 篇 教育哲学
  • 2 篇 不言
  • 1 篇 考证
  • 1 篇 先秦儒学
  • 1 篇 乾嘉墨学
  • 1 篇 儒墨互用
  • 1 篇 天人相分
  • 1 篇 伦理思想
  • 1 篇 尊儒抑墨
  • 1 篇 攻讦辩驳
  • 1 篇 洪颐煊

机构

  • 2 篇 青岛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黑龙江大学
  • 1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新疆社会科学院
  • 1 篇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
  • 1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3 篇 黄庆丽
  • 2 篇 颜世安
  • 2 篇 孔德立
  • 1 篇 杨武金
  • 1 篇 来晓维
  • 1 篇 范浩
  • 1 篇 薛风
  • 1 篇 王颖
  • 1 篇 谢欣宜
  • 1 篇 李伟
  • 1 篇 赵建成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儒墨之争"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儒墨之争的突破—乾嘉墨学研究
儒墨之争的突破—乾嘉墨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薛风 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诸子时代,儒家、墨家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受众比较广泛。但因为它们思想之间相互批判的关系,产生了“儒墨之争”的现象。“儒墨之争”是影响墨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间接导致了墨学的没落和中绝。这种争论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不言与言: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2013年 第6期 146-155页
作者: 颜世安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墨子》中记录了儒者公孟、吴虑对墨学最早的批评,认为墨家不应到处"言"说,墨子对此提出自己的辩护。从文献可知,早期儒家多有持"不言"风格者。公孟、吴虑的批评,代表了儒家某种共同意向。"不言"态度源于孔子本人,与早期儒家的政治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墨之争的结构性张力
收藏 引用
职大学报 2017年 第6期 17-22页
作者: 黄庆丽 青岛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266071
儒墨之争是复杂性问题,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是由当时的文化状况决定的,既是话语权之争,也是政治道路选择之争。文化史上的儒墨之争产生了四种格局:儒墨互非、儒墨互用、尊儒抑墨和排儒扬墨,这形成了既互相牵制又相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不言与言: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 2014年 第3期 146-155页
作者: 颜世安
《墨子》中记录了儒者公孟、吴虑对墨学最早的批评,认为墨家不应到处“言”说,墨子对此提出自己的辩护。从文献可知,早期儒家多有持“不言”风格者。公孟、吴虑的批评,代表了儒家某种共同意向。“不言”态度源于孔子本人,与早期儒...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儒墨之争看先秦儒学的发展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史志 2024年 第4期 50-52页
作者: 范浩 新疆社会科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儒墨之争贯穿于百家争鸣的始终,是先秦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儒墨两家各有宗旨、学说各异,虽彼此激烈交锋、攻讦辩驳,亦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先秦儒学每一阶段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可看作是对诸子尤其是其主要论敌墨家学派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墨教育哲学之争及其现代转化
收藏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1期47卷 154-161页
作者: 黄庆丽 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 山东青岛266071
儒墨教育哲学之争是影响中华传统教育文化的思想源流。两者争论的焦点集中于个体和民族的文化生活是礼乐还是非礼乐,伦理追求是义利二分还是义利一体,人生信仰是有命还是非命,以及对待差异是和而不同还是尚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仍要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墨教育哲学之争及其现代转化
收藏 引用
教育学 2018年 第5期 154-161页
作者: 黄庆丽
儒墨教育哲学之争是影响中华传统教育文化的思想源流。两者争论的焦点集中于个体和民族的文化生活是礼乐还是非礼乐,伦理追求是义利二分还是义利一体,人生信仰是有命还是非命,以及对待差异是和而不同还是尚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仍要...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论荀子辟墨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21年 第6期 100-108,156页
作者: 孔德立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048
先秦时期的儒墨之争起于墨子非儒,经孟子的反击,终于荀子辟墨。荀子批判墨家的"节用"论,指出其"役夫之道"异于儒家的圣王之道;批判墨家"厚生薄死"的薄葬观有辱君父之道,异于儒家礼义之文的君子之道;批判墨家的"为乐"是"民之三患",阐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也谈儒墨的殊途与同归——兼与杨武金教授商榷
收藏 引用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 第4期40卷 30-34页
作者: 王颖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100872
杨武金教授在《儒与墨的殊途与同归》一文中把儒墨之争判定为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路径,基于此认为二者是殊途同归。但从文化审美心理层面进一步探讨二者“为何殊途,可否同归”也尤为重要。从互构语言文化学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儒墨之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缠子》小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6年 第1期 46-51页
作者: 赵建成 复旦大学中文系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李善《文选注》所引《缠子》,汉唐诸志均未著录。结合典籍与史志目录等相关记载,并检核李善《文选注》、马总《意林》、《太平御览》等所存之佚文,可知缠子为战国时墨家学者,与儒者董无心同时,他继承墨子的学说如右鬼、反对妄杀等,并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