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 篇 文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1 篇 偶句
  • 5 篇 奇句
  • 4 篇 诗歌
  • 3 篇 对偶
  • 2 篇 换韵
  • 2 篇 句式
  • 2 篇 唱词
  • 2 篇 句子
  • 2 篇 声调
  • 2 篇 唐诗
  • 2 篇 转韵
  • 2 篇 《诗经》
  • 2 篇 散文化
  • 2 篇 平仄
  • 2 篇 律诗
  • 1 篇 宜兴壶
  • 1 篇 人生责任
  • 1 篇 词类
  • 1 篇 古音学
  • 1 篇 哲学

机构

  • 1 篇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湖北宜都外国语学...
  • 1 篇 湖南岳阳
  • 1 篇 江苏灌云县第一中...
  • 1 篇 齐齐哈尔和平机器...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学院
  • 1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香港大学
  • 1 篇 中南大学

作者

  • 2 篇 孙虹
  • 1 篇 郭明志
  • 1 篇 刘安之
  • 1 篇 马汉彦
  • 1 篇 龙正华
  • 1 篇 丁乃红
  • 1 篇 赵天吏
  • 1 篇 张汝舟
  • 1 篇 支菊生
  • 1 篇 陈洪娟
  • 1 篇 周远喜
  • 1 篇 蒲亨强
  • 1 篇 赵纯伟
  • 1 篇 冯颖钦
  • 1 篇 陈其光
  • 1 篇 张宇
  • 1 篇 俞冬明
  • 1 篇 李人凤
  • 1 篇 陈建民
  • 1 篇 陈抱成

语言

  • 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偶句"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汉英诗歌偶句比较
收藏 引用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2期 169-174页
作者: 冯颖钦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自文字至文章》中论及我国语言文字时,曾经颇富卓见地指出三个层面的美,他写道;“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笔者拟从以上三个层面将我国律诗(以下简称汉诗)的偶句与英美诗歌(以下简称英...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广告汉译要充分发挥汉语优势——以偶句和四字格为例
收藏 引用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 第2期10卷 36-38,48页
作者: 俞冬明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奉化分校 浙江奉化315500
诗性广告的勉强移易难以在目标语文化中产生同等效果,这就决定了翻译只能是创造,代以汉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神韵",以便取得相同的广告功能。本文以偶句和四字格为例,说明发挥汉语优势的必要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简论骈偶句式的产生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89年 第6期16卷 80-82,69页
作者: 曹济民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惮赫若雷霆 浩汗若河汉──韩愈散文的雄浑美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91年 第6期18卷 62-67页
作者: 郭明志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式论孟子的“文气”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1998年 第2期 71-77页
作者: 何沛雄 香港大学中文系
一、引言 论文章气势的雄健闳肆,历代学者皆推孟子为首。苏洵《上欧阳内翰书》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确是的论。我们读孟子的文章,例如: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女书押调和女字变形
收藏 引用
妇女研究论丛 1993年 第2期 39-43页
作者: 陈其光 中央民族学院
女字是湖南省江永县平地瑶妇女用来记录当地土话的音节文字,女书是妇女们用这种文字写作或转写的文章。这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差别的概念,应该分别使用,使它有所指。然而许多研究者和新闻媒体统称为女书。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风生水上 自然成文——元曲对的散文化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 1997年 第4期 44-45页
作者: 孙虹
朱权《太和正音谱·对式》总结曲中有七种对:“合璧对,两对者是;连璧对,四对者是;鼎足对,三对者是;联珠对,多相对者是;隔对,长短对者是;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所对者是;燕逐飞花对,三对作一是。”我们以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略谈诗词中对的流变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 1996年 第3期 40-41页
作者: 孙虹
讨论诗词中的对,不仅能够看到对这一修辞方法自身的发展,还能由此管窥蠡测,看出诗词风格甚至审美取向的流变。 在诗歌史上,从先秦的《诗经》到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出于当时文学尚处于自发阶段,诗人们运用对都不是刻意的,所以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2013年 第12期 51-52页
作者: 陈洪娟 重庆师范大学
苏轼因词风多样,为世人称道.本文选择苏轼的经典之作《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出自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进行文本细读,从声韵、结构、式和意象四个角度评析,以品悟豪放派词人的另一面风格——婉约,体验苏轼感情丰富的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韵”之离散:关于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 第3期 52-66页
作者: 李章斌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本文将讨论中国当代诗歌韵律的变化与社会文化条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传统文学对于平衡对称的韵律原则的追求背后,是一种从万物中寻找内在同一性的世界意识,其社会基础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所形成的同质性文化群体。但是对于现代诗人而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