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 篇 文学
    • 2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25 篇 偏至
  • 6 篇 鲁迅
  • 2 篇 中间物
  • 2 篇
  • 2 篇 立人
  • 2 篇 终极
  • 2 篇 《野草》
  • 1 篇 破恶声论
  • 1 篇 主体论
  • 1 篇 李约热
  • 1 篇 心理情结
  • 1 篇 纯诗
  • 1 篇 现象
  • 1 篇 副标题
  • 1 篇 文学
  • 1 篇 吴兴华
  • 1 篇 诗人群体
  • 1 篇 诗歌语言
  • 1 篇 文学批评
  • 1 篇 革命

机构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2 篇 湖北民族学院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香港浸会大学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1 篇 宝鸡文理学院
  • 1 篇 南昌航空工业大学
  • 1 篇 许昌学院
  • 1 篇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扬州大学

作者

  • 2 篇 张芳德
  • 1 篇 黄子平
  • 1 篇 何言宏
  • 1 篇 李阳
  • 1 篇 曾攀
  • 1 篇 张宝明
  • 1 篇 姜荣刚
  • 1 篇 朱崇科
  • 1 篇 李丹
  • 1 篇 陈旭光
  • 1 篇 李涌泉
  • 1 篇 邹贤尧
  • 1 篇 裴春芳
  • 1 篇 陈越
  • 1 篇 叶永胜
  • 1 篇 苏文健
  • 1 篇 孙海军
  • 1 篇 平飞
  • 1 篇 丁增武
  • 1 篇 丁辉

语言

  • 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偏至"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祝福》:文明的等级、偏至与新宗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4年 第2期 16-27页
作者: 邱焕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相对于日本时期鲁迅关于文明论的集中论述,《祝福》在其文明论探索中具有“后史”的意义,它展示了回国后的鲁迅开始直面中国现实,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念,逆转了早期中体西用的文明复古论,呈现了一个兼容文学与启蒙路径的文明等级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偏至”、“复古”与文明再造——早期鲁迅对历史进步论的接受与抵抗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19年 第4期 13-23页
作者: 孙尧天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世纪初,历史进步论被广为接受。这一观念涉及到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现代世界重建中国的主体性等重要命题。鲁迅早年的科学训练使他具备了相对充实的进化论知识,他也曾借助历史进步论的视角观照晚清时期的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为了“中道”的“偏至”——中西文明的反思与鲁迅早期的文化与文学革新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4年 第1期 108-113页
作者: 姜荣刚 扬州大学文学院 许昌学院
鲁迅早期在《河南》杂志发表的数篇文言长文,集中阐释了他对其时中国文化与文学革新的看法,由于这些文章表面所彰显出的极端思想,如排物质与笃精神、极端个人主义与反民主等,与中国的现代化取向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从而令研究者极难措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声的偏至——鲁迅留日时期的主体性思想研究笔记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0年 第3期 34-40页
作者: 黄子平 中山大学(珠海)中文系 香港浸会大学
"新声"("别求新声于异邦"),"心声"("贤者"的"心声内曜"),"雄声"("精神界之战士"的"雄声"),"恶声"("破恶声论"和"真的恶声")——"声"的主题或意象贯串于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字活动,构成了他彼时之主体性思想("立人")中的"声的政治学"或"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私典探秘”的独创与偏至──评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2年 第3期 288-296页
作者: 裴春芳 清华大学中文系 研究生100084
鲁迅先生的一直是令人目眩心惊而又困惑不解的钻石般的凝练与晦涩之作,'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大约20年前,著名学者孙玉石先生的确立了研究的里程碑,他在'革命'、'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审美性”的偏至与“主体性”的虚妄——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年 第2期 13-19页
作者: 陈越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一、口号与实践:"重写文学史"的多重面向与兴起缘由"重写文学史"作为一个文学事件(杂志专栏)、学术口号(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反思与创新)和文学事件/实践(文学界的"拨乱反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重写文学史"一般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纯诗”的“偏至”与“文学的启蒙”——论“象征派”诗人群体的形成及思想特色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01年 第1期 52-59页
作者: 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系
二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李金发和"创造社"三诗人为代表的,在新诗史上通常被称为"象征派"或"初期象征派"的诗歌现象,我以为若是更为侧重于从诗歌思潮或文学思潮而非诗歌流派的意义上来概括则更为准确.究其实,文学思潮不同于文学流派,流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本阐释的有效性及其限度——近年来《野草》研究的偏至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06年 第6期 14-18页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许多人大概都有对未知世界探幽访秘的心理情结.不久前,我正是被这种心理驱动阅读了胡尹强先生关于鲁迅《野草》的研究专著《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该书2004年11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之谜》).惹人注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批评文体的偏至与再造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8年 第1期 74-77页
作者: 何言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在当下中国文学的种种问题中,文学批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较少关注,至于批评文体,关注得就更少。虽然我们平时在对文学批评的阅读中,经常会对批评文体的问题颇多不满、颇多感慨,但认真地做充分的讨论,却很难得。实际上,长期以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政治儒学的思想中心与理论偏至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6期47卷 34-36页
作者: 平飞 南昌航空工业大学思想理论教学部 江西南昌330063
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显学,但这种显学状态似乎更多地是以"争论热度"为标志的,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多端:诸如"四书学"的形成对当代儒学的开展有无启示,当代儒学繁荣背后是否存有困境以及对此困境有无化解之道,政治儒学、宗教儒学的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