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3 篇 余玉琴
  • 5 篇 谭鑫培
  • 5 篇 王瑶卿
  • 4 篇 侯俊山
  • 3 篇 钱金福
  • 2 篇 平署
  • 2 篇 徐小香
  • 2 篇 时小福
  • 2 篇 龚云甫
  • 2 篇 冯子和
  • 2 篇 孙菊仙
  • 2 篇 跷功
  • 2 篇 黄润甫
  • 2 篇 小叫天
  • 2 篇 尚小云
  • 1 篇 社会地位
  • 1 篇 身段
  • 1 篇 声腔
  • 1 篇 徽班
  • 1 篇 中国戏曲

机构

  • 1 篇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
  • 1 篇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哈尔滨市京剧评剧...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

作者

  • 1 篇 么书仪
  • 1 篇 慧敏
  • 1 篇 何尔
  • 1 篇 梅京
  • 1 篇 苏移
  • 1 篇 李晓
  • 1 篇 商树利
  • 1 篇 沈达人
  • 1 篇 陈骥
  • 1 篇 陈少霖
  • 1 篇 劲梅
  • 1 篇 聂鑫森
  • 1 篇 柯云燕
  • 1 篇 刘尧晔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余玉琴"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凌霄汉阁论剧
收藏 引用
中华戏曲 2014年 第1期 16-38页
作者: 沈达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
1999年,我在《中华戏曲》第22辑发表过一篇题为《徐凌霄生平述略》的文章。文章的第二部分"观剧与评剧"曾对刊载于《剧学月刊》、《大公报》、《古今半月刊》的徐凌霄的戏曲文章,以及《皮黄文学研究》、《京剧词典释例》等徐凌霄的戏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时光驿站的文化印记(七则)
收藏 引用
朔方 2015年 第2期 65-72页
作者: 聂鑫森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
齐白石论诗齐白石被公认为丹青巨擘,同时又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诗人。有学者认为,自晚清以来,诗词名家甚众,但齐白石应是此中光芒耀眼的人物!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黎锦熙在《齐白石的诗》一文中,称:"白石自诩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百年音绕 诸处不了情——由“双处”及诸“处”唱片而引发的校勘学思考
收藏 引用
音乐生活 2015年 第9期 72-74页
作者: 商树利 柯云燕
因教学所需,六年前笔者曾于网络上搜集题名为《京剧古董唱片大考》的千段音响资料(后无偿捐献给沈音图书馆)。聆听欣赏之,知清末民初有名角"双处""许处""龚处"等人分别于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灌录出版发行若干张唱片。然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升平署藏《能仁寺》题纲本来历考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 2015年 第2期 64-67页
作者: 刘尧晔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清代作为第二个实现了"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和元代一样,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显著地表现为戏曲曲艺等俗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戏曲,在清中后期的北京这一特殊环境里集众家之大成创造出了京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得到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晚清优伶社会地位的变化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2005年 第2期 140-168页
作者: 么书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优伶在元、明两代都被看作是"贱民"。在元代叫做"官身",有义务无偿地为官府服务。在明代,情况比较复杂,但是,他们属于"乐籍",不准与"良家"通婚,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跷功”及其艺术功能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 1994年 第4期15卷 44-45页
作者: 李晓
在中国戏曲旦角表演中,旧有一种高难度的绝活,这就是“跷功”,也叫“踩跷”,演员要踩着跷,做出种种有难度的动作.“跷”又叫“跷板”,分“硬跷”和“软跷”两种.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記先父陈德霖先生二三事
收藏 引用
戏剧报 1961年 第Z7期 46-48页
作者: 陈少霖
先父陈德霖,自幼坐科于三庆班,初学武旦,从一位对昆曲有精湛修养的朱先生学习,与錢金福(武净,錢宝森之父)、李寿山(初工昆旦,后改花脸,人称大个李七)、张长保(武生,楊小楼之师)等为师兄弟。后改唱青衣,拜田宝琳先生为师。十五岁出科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京剧刀马旦的形成与发展考略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 2004年 第6期 74-页
作者: 陈骥 哈尔滨市京剧评剧院
刀马旦是京剧旦行的一支,《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说:“大抵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较着重于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的梁红、《穆柯寨》的穆桂英等。”(《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第7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四大名旦的产生及其它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 1992年 第2期 36-37页
作者: 苏移
京剧形成之初,在舞台上以老生为中心的形势下,旦角表演艺术的发展是较为迟缓的。光绪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如梅巧玲、紫云、时小福、陈德霖、侯俊山、田际云、余玉琴、田桂凤、王瑶卿诸名家。进入二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反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洋洋大观的《京剧史照》——金声振的《京剧有声大考》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 1991年 第3期 53-53页
作者: 何尔
纵观京剧二百年历史,剧目浩繁,人才倍出,流派纷呈。然而岁月流失,沧桑几度,再加上人为的破坏,不要说一般的京剧爱好者难以看到或听到京剧历史上各行当、各流派在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的音响和图像,就是众多的专业团体,也常常为音像资料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