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2 篇 传统乐教
  • 2 篇 现代启示
  • 2 篇 道德教育
  • 2 篇 功能
  • 1 篇 立美实践
  • 1 篇 乐记
  • 1 篇 表演形式
  • 1 篇 环境背景
  • 1 篇 审美意蕴表达
  • 1 篇 中国乐派
  • 1 篇 梁启超
  • 1 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1 篇 新加坡华族
  • 1 篇 音乐艺术
  • 1 篇 声无哀乐
  • 1 篇 学堂乐歌
  • 1 篇 专业教育
  • 1 篇 小提琴创作
  • 1 篇 社会教育
  • 1 篇 审美教育

机构

  • 1 篇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1 篇 哈尔滨理工大学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华侨大学
  • 1 篇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 1 篇 中国音乐学院
  • 1 篇 浙江音乐学院
  • 1 篇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
  • 1 篇 中国音乐研究基地

作者

  • 2 篇 祖国华
  • 1 篇 黎敏
  • 1 篇 江守义
  • 1 篇 李得魁
  • 1 篇 卢鸣
  • 1 篇 谢嘉幸
  • 1 篇 李玲
  • 1 篇 池瑾璟
  • 1 篇 刘桃秀
  • 1 篇 兰萌
  • 1 篇 周轶凡
  • 1 篇 邢思雨
  • 1 篇 樊容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统乐教"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延续还是交融?传统乐教在新加坡研究述评与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音 2020年 第2期 88-97页
作者: 李玲 谢嘉幸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部 中国音学院 中国音研究基地
文化承载与安民治道乃中华传统乐教特有的功能属性。在新加坡,中华传统乐教主要反映于华与戏曲两个领域,别具一格。我国却鲜有专门对传统乐教在狮城开展情况及其成因的文献综述研究。通过聚焦专业育、学校育、社会育三类育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略论中国传统乐教向近代学校美育素养论的转换--以梁启超的音育思想为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与表演版) 2024年 第3期 97-102页
作者: 周轶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100875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通才型”君子为目标的“泛化”中国传统乐教,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科学革命的强势冲击后,开始出现礼成分完全退化、诗分离、国人整全心理结构破碎等情况。为建设有民族话语特色的现代学校音育体系,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统乐教思想精华及其对新时代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启示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 第3期 10-14页
作者: 刘桃秀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150080
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和系统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新时代思政课铸魂育人提供丰厚资源。“”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和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借助音等艺术手段进行道德化体现了中国古人高超的育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当代小提琴创作对传统乐教资源的继承和转化
收藏 引用
艺术家 2023年 第1期 80-82页
作者: 樊容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
小提琴传入中国已经有三百余年,在当前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小提琴的表演形式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其创作与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乐教资源逐渐减少,在小提琴创作中加强对传统乐教资源的继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传统乐教中“和”的审美意蕴表达——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 2023年 第19期 61-64页
作者: 邢思雨 浙江音学院 浙江杭州310012
不论是礼之道还是治国之道,都以旺盛的生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承担着传承的任务,也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儒家学派的“礼”思想更是集中了先辈之智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和”文化在中也有所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情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声无哀论》对传统乐教的背离
收藏 引用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 第1期31卷 118-121页
作者: 卢鸣 江守义 安徽师范大学音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嵇康的《声无哀论》认为"声无哀",之"声"与人的感情无关,音也没有治世功能,这是对儒家传统乐教的背离;即使有些看法和传统乐教类似,也貌同而实异。导致《声无哀论》对传统乐教背离的根源在于嵇康偏爱的玄学对儒学的背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统”道德育功能及其现代启示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10年 第12期 21-25页
作者: 祖国华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136000
中国西周和古代希腊,都非常重视的道德育功能并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古代具有习染化育结合、他律自律合一、个体完善和社会治理兼顾的道德育功能。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着专业育、素质育、社会化的适生价值,现代社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成于”——传统”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育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 2018年 第11期 223-224页
作者: 兰萌 华侨大学工学院
文章通过梳理与分析"成于"之传统乐教的内涵以及对思想政治育的意义,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视域下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育的启示,以期能够提供相关育借鉴。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统”道德育功能及其现代启示
收藏 引用
伦理学 2011年 第3期
作者: 祖国华
中国西周和古代希腊,都非常重视的道德育功能并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古代具有习染化育结合、他律自律合一、个体完善和社会治理兼顾的道德育功能。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着专业育、素质育、社会化的造生价值,现代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传统乐教理念与中小学音育研究
传统乐教理念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得魁 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民族无优劣。民族精神与其产生的育观念和育方法,亦无优劣之分,只有是否适用之别。在中国,无论古代亦或是当下,传统育理念和方法,譬如如何立人、如何以化人、如何注重学生品行道德以及专业素养之锻造,传统的音育理念...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