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中国史
  • 5 篇 艺术学
    • 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工学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7 篇 仙茶园
  • 5 篇 戏园
  • 2 篇 麒派
  • 2 篇 白水滩
  • 2 篇 黄月山
  • 2 篇 上海京剧院
  • 2 篇 王鸿寿
  • 2 篇 周信芳
  • 2 篇 戏剧演出
  • 2 篇 四杰村
  • 1 篇 工人工资
  • 1 篇 板凳戏
  • 1 篇 童芷苓
  • 1 篇 演员阵容
  • 1 篇 元秀
  • 1 篇 林步青
  • 1 篇 金钩
  • 1 篇 阴阳河
  • 1 篇 刘赶三
  • 1 篇 丹桂茶园

机构

  • 1 篇 台湾政治大学
  • 1 篇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
  • 1 篇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全荣创意茶修社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 篇 成都市档案馆
  • 1 篇 台湾清华大学
  • 1 篇 上海艺术研究所
  • 1 篇 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2 篇 甄光俊
  • 1 篇 周锡山
  • 1 篇 邹全荣
  • 1 篇 马睿
  • 1 篇 山曼
  • 1 篇 牛国栋
  • 1 篇 蔡欣欣
  • 1 篇 梁振丽
  • 1 篇 刘庆
  • 1 篇 何武杰
  • 1 篇 张晓秋
  • 1 篇 乔丽
  • 1 篇 涂沛
  • 1 篇 郑逸梅
  • 1 篇 林幸慧
  • 1 篇 廖奔

语言

  • 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仙茶园"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周信芳学案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化 2015年 第2X期 71-80,2页
作者: 周锡山 上海艺术研究所
周信芳,最杰出的京剧和戏曲表演艺术家之一,京剧"麒派"创始人,上海京剧院院长。一、周信芳简谱周信芳(1895—1975年),名士楚,字信芳。浙江宁波慈溪人。1895年1月14日出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1900年6岁随父周慰堂(曾在京剧春班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上海早年的戏院和戏剧(续三)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 1992年 第2期 13-14页
作者: 郑逸梅
旧时舞台十分简陋,格局也是统一的,都是呈正方形突出,舞台与后台相隔之处,有一排板壁,也有用若干扇长窗的。左右两端分置一个出入口,但没有门,面对观众左面的,称上场门,上框有“出将”两字;右面的,称下场门,有“入相”两字,两个门框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冰心在烟台故地系年系事(下)
收藏 引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2期 27-34页
作者: 山曼
海军学校后面的房子 1907年,金钩寨村西南山坡上的烟台海军学校新校舍落成。1908年,冰心二弟谢为杰出世不久,全家即由东山练营搬到海军学校后面的房子里。当时,校中一切房舍都是新建的,因此冰心在回忆文字中称这一住处为“新房子”。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龄童——麒麟童——麒派——论麒派表演的戏剧化进程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1994年 第1期 116-132页
作者: 涂沛
麒麟童三字,会唤起人们对一个时代的回忆,这便是他自树旗帜、历经磨炼、终成麒派、并带动着南方京剧走向辉煌的时代,麒派艺术丰富了京剧艺术的宝库。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微型剧史——图文显影的戏单史料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2007年 第2期 75-93页
作者: 蔡欣欣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
戏单,顾名思义是记录与演出相关事项的"记事之纸",虽然从史料文献的稽考中,未能确证其起源出处与命义内涵,但约略可以归纳出"宣传、纪录、说明"等不同用途。由于戏单上往往涵括了剧团名称、演出时地、演出剧目。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晚近男女合演及禁演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2013年 第1期 188-201页
作者: 乔丽 河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戏曲产生、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其艺术风貌必然受到社会生态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在古典戏曲尚未成熟的时期,舞台上就出现了男性艺人和女性艺人,囿于男女大防的封建观念,男女同台始终为人不齿。但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上海京剧市场的运作——1867至1886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2007年 第2期 167-188页
作者: 林幸慧 台湾清华大学
上海自始就是一座商业城市,一切活动的运转都与商业机制密切相关。而商业机制之运作可分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端,在京剧市场上,属于生产者这一方的是剧院、剧团、演员与剧作者,而观众是当然的消费者。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生产者一端。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华戏曲现代转型的百年历程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 2010年 第1期 3-21页
作者: 廖奔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戏曲有着独特的美学原则和思维原则,凝聚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智慧和审美经验,形成独立的美学样态。这种美学样态自宋代成熟,在衍生、发展、传播了700年之后,在20世纪遭遇了现代转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代戏园演出管理分析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 2007年 第2期 131-141页
作者: 刘庆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
戏园是清代主要的城市商业戏剧演出场所(多兼营茶楼、酒楼等餐饮业务)。康、乾以降,城市戏园先后而起,蔚为大观。著名者有北京的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等,上海则有三雅园、天仙茶园、丹桂(桐记)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天盖寺古银杏林
收藏 引用
绿色天府 2019年 第8期 62-63页
作者: 马睿(文/图) 不详
久负盛名的天盖寺位于雅安蒙山五峰之下,供奉甘露大师。据史料记载:“甘露道人始结庐于此,宋淳熙时重建,明洪武及万历时屡经补修。邑之寺院惟此为古”(《四川通志》)。民国初年,此寺增建层楼高出林表,遥瞻俯眺,万象森罗。寺后曲径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