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主题

  • 6 篇 介入叙事
  • 1 篇 明显叙述
  • 1 篇 叙述者
  • 1 篇 文化记忆
  • 1 篇 动画
  • 1 篇 服装造型
  • 1 篇 “断零体验”
  • 1 篇 创作倾向
  • 1 篇 现代性
  • 1 篇 电影旁白
  • 1 篇 设计奖
  • 1 篇 春秋时期诗歌
  • 1 篇 旁白
  • 1 篇 救赎
  • 1 篇 影视作品
  • 1 篇 电影
  • 1 篇 暗示叙述
  • 1 篇 电视剧
  • 1 篇 丁玲

机构

  • 1 篇 重庆大学
  • 1 篇 西北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西安翻译学院
  • 1 篇 河海大学
  • 1 篇 上海大学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 篇 扬州大学

作者

  • 1 篇 张明浩
  • 1 篇 朱岩
  • 1 篇 吴凯林
  • 1 篇 王朝红
  • 1 篇 邵炳军
  • 1 篇 郭培振
  • 1 篇 刘洋
  • 1 篇 李静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介入叙事"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春秋诗歌“叙述者”介入叙事的多元形态——以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诗作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4期32卷 73-82页
作者: 邵炳军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200444
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诗歌的"叙述者",以"公开的叙述者"为主,兼有"缺席的叙述者"与"隐蔽的叙述者",形成了一种多元共存格局。正是这种多元共存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整个春秋诗歌"叙述者"介入叙事的多元形态,并对后世诗歌叙事传统的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介入叙事”与电影旁白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 2008年 第8期 55-56页
作者: 朱岩 扬州大学文学院
随着现代叙事学的深入发展,在文学领域,"介入叙事"日益受到贬抑。然而,在移植到电影创作后,"介入叙事"却与电影其它叙事手段相配合,产生了远远胜过文学领域的艺术功能。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影视作品中人物服装造型的表现力研究——评《人物与服饰:动画与影视角色造型参考》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 2023年 第1期51卷 I0007-I0008页
作者: 张明浩 郭培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影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工业。在影视工业化生产环节中,人物服装造型极其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因为影视是看的艺术,而服装造型、服装质地、服装细节是受众“看”的基础。纵观国际头部电影节中“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得主可知,服装造型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丁玲的女性现代性体验书写——延安女作家群研究之一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 2015年 第12期 63-68页
作者: 李静 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710105 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710127
丁玲作为延安女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她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文学作品以一种反叛传统的现代性姿态,审视女性在传统向文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体验和心灵困境。丁玲对现代性体验的书写,是以外来者"介入"的叙事方式,展现"外来者"和文本中的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旁白在陈述过程中的话语表达作用
收藏 引用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 第23期40卷 115-117页
作者: 刘洋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电影叙事作为创作者个人价值取向的表达,同时亦是观点与态度的表意过程。现代语言学的重点已呈现出一种由陈述结果的探索向言语主观性表现的转移,随之对电影叙事学产生较大影响。在影片陈述过程中,旁白从"话语"中独立出来,以其独特的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种救赎美学的展现——评《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旁白
收藏 引用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年 第3期 283-284页
作者: 王朝红 吴凯林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以其独特的牢狱体裁成为了一部卖座的黑马影片,该片的最大特色即是电影旁白的合理运用,串联了全片故事的发展,展现了西方宗教哲学中救赎美学这一永恒主题。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