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工学
    • 7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法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政治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作物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24 篇 人工天河
  • 10 篇 红旗渠
  • 9 篇 红旗渠精神
  • 4 篇 红旗渠纪念馆
  • 3 篇 太行山
  • 3 篇 林州市
  • 3 篇 林县
  • 2 篇 浊漳河
  • 2 篇 总干渠
  • 1 篇 李师傅
  • 1 篇 太行山区
  • 1 篇 父辈
  • 1 篇 战略规划
  • 1 篇 意大利
  • 1 篇 三溪口水库
  • 1 篇 河南省
  • 1 篇 东雷灌区
  • 1 篇 金银河水库
  • 1 篇 安徽省
  • 1 篇 安阳

机构

  • 1 篇 林县大众实业总公...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
  • 1 篇 河南文艺出版社有...
  • 1 篇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
  • 1 篇 安阳大方陶瓷有限...
  • 1 篇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

作者

  • 2 篇 杨子佩
  • 2 篇 夏先清
  • 1 篇 黄琼喻
  • 1 篇 姚志伟
  • 1 篇 泽慧
  • 1 篇 孟庆宇
  • 1 篇 潘桂棠
  • 1 篇 武丹
  • 1 篇 郭端飞
  • 1 篇 何光
  • 1 篇 侯用和
  • 1 篇 邵明亮
  • 1 篇 宗言
  • 1 篇 孙佐培
  • 1 篇 潘志贤
  • 1 篇 刘宝珺
  • 1 篇 姚敏霞
  • 1 篇 郝顺才
  • 1 篇 郑木
  • 1 篇 陈向前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人工天河"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人工天河,浇出稻花片片香
收藏 引用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 第14期 26-27页
初冬的长岗坡,稻田一望无际,清风拂过,稻香扑面;登高远眺,一条绵延十里的"人工天河"凌空奔涌而来。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长岗坡渡槽。这座1981年建成的当时世界最长人工渡槽,至今仍然是当地最重要的水利枢纽。清澈的"天河之水"浇灌出南粤最...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工天河见证新传奇  008
人工天河见证新传奇
收藏 引用
经济日报
作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初冬时节,太行山壁立千仞,层峦叠嶂,一条蜿蜒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蔚为壮观。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历经10年艰苦奋战,...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太行山区的人工天河
收藏 引用
文史精华 2006年 第12期 16-20+1页
作者: 孟庆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太行山区修建了两条人工天河——河南红旗渠和河北跃峰渠。其中红旗渠曾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工具缺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党领导人民群众,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工天河”红旗渠
收藏 引用
炎黄春秋 2020年 第1期 54-58页
作者: 何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今河南林州),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资金、粮食、技术都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历尽艰辛在太行山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10万林县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泸县奇峰渡槽:一条令人称奇的“人工天河”  014
收藏 引用
四川日报
作者: 陈向前 魏冯
在泸州市泸县奇峰镇,一个“年近半百”的水利工程穿山跨河、横贯东西,至今在为3万亩农田“服务”。它,便是落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瑰宝——奇峰渡槽(由胜利渡槽和华丰渡槽构成)。“仰望,好似长虹贯空;俯视,像平地长龙蜿蜒盘旋;...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鱼背”上开出人工天河  011
收藏 引用
四川日报
作者: 邵明亮
5月28日上午,经过成都市新都区苟家滩的一座小桥,听到哗哗的水流声,附近居民李洪伟特意停下摩托车,往桥下打量了一番,“这段渠道建成有几年了,现在终于要正式通水了。”李洪伟所说的渠道是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总干渠,...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开凿人工天河顶级IP
开凿人工天河顶级IP
收藏 引用
河南日报
作者: 栾姗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只要这首《定叫山河换新装》铿锵有力的旋律响起,人们就会想起“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条永不断流的精神之渠,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红旗渠...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一锤一钎一双手 悬崖峭壁上凿出“人工天河”  004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潘志贤 姚敏霞
为改变极度缺水和贫困面貌,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在悬崖峭壁上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当时新中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人工天河——红旗渠
收藏 引用
吐鲁番 2009年 第2期 40-页
作者: 黄琼喻
  红旗渠名胜游览区位于林州市北部豫、晋、冀三省交汇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州人民以其彰显人性、改造自然的宏大气魄,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工天河红旗渠
收藏 引用
档案春秋 2019年 第11期 3-3页
作者: 泽慧
1960年2月11日元宵节,天刚蒙蒙亮,寒冷的太行山深处便响起了铿锵的凿石声和隆隆的爆破声,一场名为"引漳入林"的战斗打响了。"漳"是位于山西省的漳河,"林"是河南省林县。"引漳入林",就是建造红旗渠,将漳河水引入林县的一项水利工程。1960...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