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 篇 文学
    • 3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9 篇 事态助词
  • 9 篇 “来”
  • 6 篇
  • 6 篇 语法化
  • 5 篇 语气助词
  • 5 篇 动态助词
  • 4 篇 近代汉语
  • 4 篇 语气词
  • 4 篇 “去”
  • 3 篇 趋向动词
  • 3 篇
  • 2 篇 助词“来”
  • 2 篇 话语功能
  • 2 篇 经历体
  • 2 篇 汉语
  • 2 篇 “了”
  • 2 篇 介词
  • 2 篇 句末助词
  • 1 篇 沁水方言
  • 1 篇 用法

机构

  • 4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宜春学院
  • 2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复旦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上海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 1 篇 海南大学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韶关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黑龙江大学
  • 1 篇 华中师大文学院
  • 1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 篇 西安思源学院

作者

  • 3 篇 梁银峰
  • 2 篇 罗荣华
  • 2 篇 张赪
  • 2 篇 史秀菊
  • 1 篇 刘继虎
  • 1 篇 杨蓓
  • 1 篇 孙娟
  • 1 篇 史瑞敏
  • 1 篇 王坤
  • 1 篇 尹文彬
  • 1 篇 刘昌谋
  • 1 篇 张永哲
  • 1 篇 王国栓
  • 1 篇 武玉丽
  • 1 篇 鲁志杰
  • 1 篇 孙斐
  • 1 篇 苏俊波
  • 1 篇 王芳芳
  • 1 篇 丁青
  • 1 篇 楚艳芳

语言

  • 3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事态助词"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唐宋时期事态助词“来”“了_(2)”“了也”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长江学术 2022年 第1期 101-112页
作者: 张赪 林娣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北京100084
从时体特征、言者态度表达、分布语体几个方面考察唐宋三部语料中事态助词"来、了_(2)、了也"功能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其主要差异在言者态度表达和话语功能方面。由唐入宋,有两个显著变化:"了也"显著衰落,被"了_(2)"取代,从一个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04年 第4期 333-342页
作者: 梁银峰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200433
本文从"来"的初始语法化格式"V(+NP)+来"入手,详细探讨了"来"由实词演变为事态助词的过程,认为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在隋代已经正式确立,而不是现在学术界流行的说法——产生于唐五代。从最初的来源看,事态助词"来"是由连动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04年 第2期24卷 54-59页
作者: 梁银峰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200433
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 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态助词演变。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到隋代已经正式确立。唐代以后,动态助词“来”也开始大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后期近代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功能及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21年 第6期 643-658,766页
作者: 张赪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首先通过对明清文献的考察,对后期近代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功能有两点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意见:一,事态助词"来"不限于过去事件,可用于将来事件等非过去事件;二,事态助词"来"以用于问答、疑问为主,有明显的引导对话、继续对话的功能,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赣语上高话动态助词事态助词“来”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社会科学 2012年 第5期 163-166页
作者: 罗荣华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200433 宜春学院语言研究所 江西宜春336000
赣语上高话助词"来",既可位于句末做事态助词(记为"来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过、完成了某事,且有成句作用,是过去已然态标记;也可位于谓词性成分后做动态助词(记为"来2"),表示曾经完成过某种动作、发生过某种变化或存在过某种情况,属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山西晋语区的事态助词“来”“来了”“来来”“来嘅”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11年 第3期31卷 103-107页
作者: 史秀菊 山西大学文学院 太原030006
山西晋语区活跃着一个句末助词"来",是兼表"过去时"与"已然态"的助词,且有成句作用。连用的句末助词"来嘅""来了"和"来来"分布在不同市县,其中"来了"和"来来"中的后一音节"了"和"来"应是"了也"的合音形式,"来嘅"的"嘅"应是"去也"的合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去”
收藏 引用
语文研究 2003年 第2期 41-43,47页
作者: 王国栓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071
文章从历史来源和共时表现两个方面分析现代汉语中“某地 +去”“V +去”“到 +某地 +去”中的“去” ,认为它是一个事态助词 ,表示事件的状态或变化。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潍坊方言事态助词“来”及其相关研究
潍坊方言事态助词“来”及其相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坤 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来”在近代汉语中可以用作事态助词,它能表示过去、完成以及事物状态发生了变化等多种语法意义。但作为事态助词的用法,“来”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而在潍坊方言中却保留了下来。事态助词“来”在很多方言中都存在,如安徽话、山西话等...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金瓶梅词话》中的表事态和语气的助词“来”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2012年 第4X期 43-44页
作者: 刘继虎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
本文考察了《金瓶梅》中助词"来"的使用情况,根据是否具有时体意义,把助词"来"分为事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并分别描写其在文本中的表现。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形成过程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3期35卷 24-29页
作者: 楚艳芳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28
事态助词是中古时期新产生的词类,在中古时期只有"来"一个成员。事态助词"来"用于句子末尾,表示事情曾经发生,一般用于新近发生且对现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的事情,给句子加上一个已然的标记。文章着重对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间及形成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