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5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 篇 文学
    • 8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0 篇 教育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5 篇 法学
    • 5 篇 社会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主题

  • 112 篇
  • 11 篇 助词
  • 11 篇 代词
  • 9 篇 用法
  • 9 篇
  • 6 篇 词性
  • 6 篇 动词
  • 4 篇 虚词
  • 4 篇
  • 4 篇 宾语前置
  • 4 篇 文言文
  • 4 篇 《论语》
  • 4 篇 语法化
  • 3 篇
  • 3 篇 古汉语
  • 3 篇
  • 3 篇 甲骨文
  • 3 篇 第三人称代词
  • 3 篇 《孟子》
  • 3 篇

机构

  • 8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4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2 篇 井冈山师范学院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宝鸡文理学院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 2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2 篇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
  • 2 篇 厦门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新疆师范大学
  • 1 篇 长江师范学院
  • 1 篇 齐市六职
  • 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 篇 张玉金
  • 3 篇 邱斌
  • 2 篇 冯雪燕
  • 1 篇 朱丽华
  • 1 篇 李舸
  • 1 篇 潘玉坤
  • 1 篇 刘常飞
  • 1 篇 金英梅
  • 1 篇 宋琳
  • 1 篇 赵世举
  • 1 篇 赵宏
  • 1 篇 李枫
  • 1 篇 李丹丹
  • 1 篇 肖威搏
  • 1 篇 许征
  • 1 篇 王飞宇
  • 1 篇 李浙红
  • 1 篇 程国煜
  • 1 篇 朱玲
  • 1 篇 陈晓东

语言

  • 1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之"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及其与“的”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12期44卷 81-89页
作者: 刘雪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XY”的语义关系对其进行分类并考察各类关系中“”与“的”的替换情况。结构整体的语义关系、X和Y的语法功能、语体色彩、韵律节奏和修辞等因素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其中“集合—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六朝“”名与道教析论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22年 第4期 44-49页
作者: 俞沁 浙江大学文学院
六朝人名常在一个单字后加一个“”字,甚至家族父子都使用“某”为名。陈寅恪先生提出“‘’在六朝人名中代表天师道信仰”的论断,影响甚大。这一论断并不准确。实际上,不是所有名字中带“”的人都信仰道教,也不是所有为后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析先秦汉语宾语前置结构中的“是”和“
收藏 引用
殷都学刊 2022年 第4期43卷 101-108页
作者: 焦一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 北京100732
“是”和“”是先秦汉语宾语前置结构中常见的两个功能性成分,它们总体上有一致性,但也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文章通过对“S唯OV”“S(唯)O是/V”结构的分析,指出“唯”是一个标示对比焦点的副词;“是”源自强指代词,包含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战国策》“”字研究
《战国策》“之”字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叶莉莉 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战国策》又名《国策》,它不仅是一部记录战国时代各国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对后代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杰作。在北宋时期,《战国策》散佚颇多,曾巩、姚宏、鲍彪等学者都对其做过整理及注释。本文选用的是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马氏文通》象静与结构助词“”的搭配研究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 2023年 第36期 120-122页
作者: 肖威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马氏文通》中对于静字的论述有着一定的独创性,其中马建忠在象静一类的静字与结构助词“”的搭配上着墨较多。该文就象静与结构助词“”的搭配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马氏文通》的具体例证中,静字与“”搭配情况的两点规律:1.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也看“鸣而不能通其意”的解释——对《马说》文意的一点探究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 第17期 78-79页
作者: 邢红蕾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针对实际教学中对《马说》“鸣而不能通其意”一句的解释存在争议的问题,运用语法分析、联系上下文语境等方法探究句中“鸣”的含义,指出:一方面,“”应当指代千里马,这句话和前文连在一起属于排比用法;另一方面,“鸣”...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往’义动词到远指代词——上古汉语指示词“”的来源
收藏 引用
古汉语研究 2015年 第3期 2-8,95页
作者: 张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100732
上古汉语的""既可以作为‘往’义动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两种用法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考察显示,甲骨文中的""经历了"‘往’义动词>过去的(时间)>远指代词"这一语法化过程。这一判断得到甲骨卜辞语言内部、汉语史上"往、去"的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仪礼》“”字研究
收藏 引用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5期22卷 53-59页
作者: 张晓翰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州510000
”字作为古代汉语常见虚词一,其用法丰富、系统复杂,一直是汉语研究热点和难点一,其研究应建立在对某一时代语料的穷尽性调查的结果上。《仪礼》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语料一,其中的1005个“”字具有典型性和内部系统性。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论上古汉语指示词“”的语义属性——基于语篇照应的视角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集刊 2015年 第2期 269-281,359页
作者: 梁银峰 复旦大学中文系
目前,古汉语学界关于上古汉语指示词""的语义属性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认为,""回指类指名词或触发词的用法可以用约束理论中的约束变项来解释,由于它没有直指功能,只能在上古汉语的语篇中对先行词起照应作用,而在语义上与先行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文号和“”字讹混广例
收藏 引用
语文研究 2015年 第4期 26-28页
作者: 张涌泉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310028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徐州221009
早期的重文号通常作二短横,写在字的右下角。后世手写草率,则多有变体,其中颇有与""字手写形近者。文章在阐明古代写本中二者手写形近的基础上,举例讨论了古书中""字误作重文号或重文号误作""字的实例,使古书中不少相关的疑难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