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 篇 文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4 篇 为诗辩护
  • 5 篇 雪莱
  • 3 篇 锡德尼
  • 2 篇 《文赋》
  • 1 篇 《沧浪诗话》
  • 1 篇 文论史
  • 1 篇 英国诗人
  • 1 篇 中国古典诗歌
  • 1 篇 浪漫主义诗歌
  • 1 篇 文类
  • 1 篇 文艺理论丛书
  • 1 篇 海子诗歌
  • 1 篇 语用之真
  • 1 篇 里尔克
  • 1 篇 《礼记·乐记》
  • 1 篇 苏舜钦
  • 1 篇 以意逆志
  • 1 篇 毛诗序
  • 1 篇 积极浪漫主义
  • 1 篇 博物学

机构

  • 1 篇 天津外国语大学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
  • 1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上海财大汉语教研...

作者

  • 1 篇 yuan xin beijing...
  • 1 篇 王晓华
  • 1 篇 王家铭
  • 1 篇 季进
  • 1 篇 杨菊芳
  • 1 篇 韩玉
  • 1 篇 曹若葳
  • 1 篇 唐珂
  • 1 篇 顾国柱
  • 1 篇 王才勇
  • 1 篇 庄大钧
  • 1 篇 李咏吟
  • 1 篇 童庆炳
  • 1 篇 孔许友

语言

  • 13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为诗辩护"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为诗辩护:锡得尼与雪莱基于希腊的学理想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17年 第3期 152-161页
作者: 李咏吟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哲学博士杭州310028
锡得尼与雪莱的《为诗辩护》,一方面致力于对歌与人的本质理解,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希腊歌所代表的西方传统的本源价值探索。自希腊以来的伟大歌传统,强调与思的古老联系,强调歌创作的自然主义传统,强调在文明生活中的积极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为诗辩护以及博物学写作——读臧棣的三部新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学 2019年 第5期 149-151页
作者: 王家铭 清华大学
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人臧棣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创作产量,对歌显示出一种着魔般的沉迷。他认真写,做批评,已是创造力惊人,又时常把星点似的关于的思考以短章的形式发布在社交媒体(结集道鳟燕》),在急躁和实用的社会里,他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西方文论“为诗辩护”传统的三种认知策略——从薄伽丘到锡德尼、雪莱
认知诗学
收藏 引用
认知 2022年 第2期 126-144页
作者: 孔许友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薄伽丘的《异教诸神谱系》(第十四、十五卷)、锡德尼的《为诗辩护》和雪莱的《为诗辩护》是文艺复兴至近代西方辩传统的三个重要文本。的真理问题和效用问题是这一传统的两个基本主题,也是三位人共同的问题意识。薄伽丘的辩护以...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媒介语境下'为诗辩护'
收藏 引用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年 第1期 84-84页
作者: 杨菊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媒介是相对于纸质媒介而言的,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日益壮大,其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纷纷丢下了书籍坐到了电视前,而以书籍作主阵地的文学似乎日益没落.于是,便产生了文学终结论预言以新媒介主力的图像... 详细信息
来源: 博看期刊 评论
古典学研究的“文类”视角——以《学》和《艺》的建构与诠释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7年 第4期 171-176页
作者: 唐珂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当代文类研究的一端是对修辞的考量,另一端则是诠释的问题。文类的视角使我们不再将学经典看作先贤思想的直接再现,而是以话语中介的表意机制和交际活动。通过回归源语言原典对比分析《学》与《艺》的语用目的、篇章结构、语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06年 第5期 51-56页
作者: 童庆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5
中华文学和文论之价值根据不建立在封建帝王的“教化”百姓而获得稳固统治的“王道”上面。儒家文论和道家文论在中华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中相互补充,相互用,形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文论的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主客合一的价值根据。...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打捞历史的碎片:谁是钱学熙?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 2021年 第1期 110-118页
作者: 季进 不详
现在说起钱学熙(1906-1978),知道的人大概不多了。很多年前,那套"外国文艺理论丛书"曾经是我们这一代学子心目中的圣经,《柏拉图对话录》《学·艺》《歌德谈话录》等等,成我们了解西方古典文学理论的最佳选择。不敢说都读懂读透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靠哲学,还是靠自己?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 1989年 第6期 77-79页
作者: 王才勇
我国的文艺学一向对哲学寄予很大希望,建国后十七年是这样,新近十年也是如此。 这主要基于一个信念:鉴于两者对象的部分重叠,文艺学和哲学是息息相通的;哲学文艺学研究提供基础,而文艺学则是从一定的哲学基础出发去进行研究的。在此,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郭沫若与雪莱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 1991年 第2期 7-12页
作者: 顾国柱 上海财大汉语教研室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介绍、研究最多的外国作家,无疑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的积极浪漫主义派。其中,英国人雪莱又是郭沫若重点注意的作家之一,他对郭沫若思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郭沫若的早期美学观能够构成整一的理论系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哀乐之心感歌咏之声发
收藏 引用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1990年 第Z1期 40-41页
作者: 庄大钧
歌是感情的直接产物.《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因此,没有感情就没有歌,而感情伴随着人类的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