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 篇 哲学
    • 22 篇 哲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29 篇 为善去恶
  • 14 篇 王阳明
  • 12 篇 无善无恶
  • 10 篇 致良知
  • 6 篇 四句教
  • 4 篇 心体
  • 4 篇 钱德洪
  • 4 篇 本体与工夫
  • 4 篇 本体
  • 3 篇 良知
  • 3 篇 孟子
  • 3 篇 知行合一
  • 2 篇 四句教法
  • 2 篇 “知行合一”说
  • 2 篇 泰州学派
  • 2 篇 道德实践
  • 2 篇 道德理性
  • 2 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篇 现成良知
  • 2 篇 心学

机构

  • 2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
  • 1 篇 兰州教育学院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陕西师大马列教研...
  • 1 篇 人民出版社哲学编...
  • 1 篇 贵州省委党校
  • 1 篇 贵州师大历史系
  • 1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2 篇 杨国荣
  • 2 篇 庞万里
  • 1 篇 严正
  • 1 篇 方尔加
  • 1 篇 蜗壳
  • 1 篇 任国庆
  • 1 篇 王振东
  • 1 篇 赖忠先
  • 1 篇 解本远
  • 1 篇 郭美星
  • 1 篇 张学智
  • 1 篇 王方华
  • 1 篇 孙功达
  • 1 篇 方国根
  • 1 篇 郭贵川
  • 1 篇 李振纲
  • 1 篇 王彦威
  • 1 篇 袁溧
  • 1 篇 汪凤炎
  • 1 篇 郭坦

语言

  • 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为善去恶"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为善去恶
收藏 引用
互联网周刊 2021年 第1期 67-67页
作者: 蜗壳 不详
"无是心之体,有是意之动,知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越是本质的,越是难以达到,但是圣人已经提供了道路,坚持走下就可能达到本质。"有是意之动,知是良知"。其实是主观的,是根据一个人的价值观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为善去恶亦良知--对王阳明良知观念的整体性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4年 第3期 60-64页
作者: 解本远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在阳明心学框架内,将其"良知"仅仅理解或辨别是非的能力会使行者的道德行缺少合理动因。而以一种整体性的解读方式,将王阳明的"良知"理解一个包含道德主体、道德规范和道德能力三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学“为善去恶”论对当下德育的启迪
收藏 引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7年 第12期 19-21页
作者: 郭坦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在儒学"为善去恶"理论中,不是相对的概念,与相对的亦是;儒学所谓的是指人之人的根本性,"教"指明的是人生命发展进取的方向。这些观点给当前德育工作提供了借鉴:一是不是,德育要正确处理外在规训与内在自觉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为善去恶:王阳明的致良知之道及其生活德育启示
收藏 引用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 第5期42卷 76-80页
作者: 任国庆 王振东 汪凤炎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南京210097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210097
为善去恶”是王阳明“四句教”中生活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为善去恶中的观源于本心的良知,要求以良知作道德判断的标准,坚持以人本的德育观。为善去恶的过程中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为善去恶之初要静坐,之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修身养性工夫论把握阳明心学真精神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 2024年 第12期 22-23页
作者: 崔树芝 贵州省委党校
帮助学生修身养性,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即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的四句教条,晚年又把心学的修炼方法概括著名的“四句教”:无心之体,有意之动;知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聂豹的归寂之学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1993年 第1期 96-103页
作者: 张学智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阳明“四句教”:“无心之体,有意之动,知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即知是知非的本体,工夫全在为善去恶,故弟子多在后天诚意上着力,遗却复归先天心体工夫。聂豹“归寂”之学,即所以纠正此种路向。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心学的理论走向与内在紧张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1997年 第4期 10-18页
作者: 杨国荣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博士导师 200062 中国上海
王阳明早年即以如何成圣第一等事,晚年的四句教也没有脱离这一主题。本体作根据仅仅成圣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的实现以后天的工夫其条件。相对于正统理学的本质主义立场,王阳明的心学确实展开了不同的哲学视野。然而,心学的思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良知与德性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96年 第8期 62-69页
作者: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道德理性本体的重建──蕺山哲学论纲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36-44页
作者: 李振纲 河北大学哲学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王阳明的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09年 第12期29卷 42-45页
作者: 庄勇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王阳明认心之本体无,而能涵摄,所以是至;心之发用有,所以须为善去恶。从体用一源论出发,王阳明阐述了从体起用、从用归体的心学修养方法,并指出了人性的争论在于立论的出发点不一,无对错之分,但有浅深之别。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