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题

  • 10 篇 个体书写
  • 2 篇 团队合作
  • 2 篇 传承传统文化
  • 2 篇 价值博弈
  • 2 篇 艺术与科技
  • 1 篇 《船讯》
  • 1 篇 暖昧性
  • 1 篇 安妮·普鲁
  • 1 篇 荒诞性
  • 1 篇 导演研究
  • 1 篇 集体记忆
  • 1 篇 记言
  • 1 篇 伦理转向
  • 1 篇 国家认同
  • 1 篇 改革开放
  • 1 篇 个体化社会
  • 1 篇 记忆媒介
  • 1 篇 叙事
  • 1 篇 散文式长镜头
  • 1 篇 自由选择

机构

  • 2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浙江财经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信阳师范学院
  • 1 篇 上海大学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

作者

  • 2 篇 孙晓霞
  • 1 篇 吴居峥
  • 1 篇 朱梦林
  • 1 篇 柴鲜
  • 1 篇 杜凯凯
  • 1 篇 路春艳
  • 1 篇 谯金苗
  • 1 篇 黄亚利
  • 1 篇 余彦
  • 1 篇 漆亚林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个体书写"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极限境遇中的个体书写与风格形塑——饶晓志导演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23年 第2期 71-77页
作者: 路春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为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群体中的一员,饶晓志的电影创作体现着浓厚的戏剧积淀,这种专业积淀与现实观照的视角合力形成其创作的总体特征,将小人物置于各种不同的极限境遇之中,以荒诞、幽默的方式呈现困境之真实以及人性之本真,对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个体书写: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核心逻辑——以《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 2019年 第7期 58-61页
作者: 谯金苗 漆亚林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个体书写入手建构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通过独特的镜像策略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该片以新时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奠定记忆框架的主流性;通过故事化叙事,彰显记忆框架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安妮·普鲁《船讯》中的现代个体书写
安妮·普鲁《船讯》中的现代个体书写
收藏 引用
作者: 朱梦林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坛出现了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即53岁才发表第一部小说的安妮·普鲁。与当时文坛大兴荒诞、人生无意义的主旋律不同,她却借鉴第三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书写之长,描写普通人细碎的日常生活,从现实层面挖掘小人物的命...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论作为德性实践的个体书写及其现代命运
论作为德性实践的个体书写及其现代命运
收藏 引用
作者: 余彦 浙江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德性作为人的优秀品质,它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和生活实践,体现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超越,满足了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需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个体书写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出现,更在传统社会人们的德性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人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戏梦人生》中的个体书写与时空镜像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 第2期15卷 90-95页
作者: 黄亚利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北京100024
电影《戏梦人生》讲述了台湾布袋戏表演艺术家李天禄的前半生经历,记录了李天禄及其家庭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影片采用了人物口述与戏剧性演绎相结合的手法,在虚实间实现了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的对望。散文式长镜头的影像特点,延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神圣书写与早期文本的记言转向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 2023年 第2期 46-54,186,187页
作者: 吴居峥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048
早期文本的“记言”是以《左传》为分水岭。殷周时期,以甲骨卜辞及《尚书》为代表的“记言”内容,延续的是一种宏大叙事与神圣书写传统,主要表现为一种人与神的对话模式,其言说主体具有无上的崇高性,是神性与权威性的结合。春秋时期,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巫舞”到ChatGPT:艺术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与当下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 第10期 60-72,I0004页
作者: 孙晓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
跨学科背景下,艺术与科技越来越多地向彼此敞开,二者的融通对话史亦需予以梳理。传统知识形态中,二者在知识发端、规则原理、文献载体及媒介形式等方面统一于天才个体书写;近代以来知识的专业化导致了艺术与科技的分化和失衡,但随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学视角下的记忆与叙事
收藏 引用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 第9期39卷 15-22页
作者: 柴鲜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从口传文学作品的产生看,诗人/作者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记忆功能。文学作品出现的动机是源自一种对过往记忆痕迹的保存,是人类生命对时间和遗忘的本能反抗。史传文学和自传体文学是记忆叙事特征最为明显的两类文学作品,也影响了以"创伤记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简论日本战后“反战文学”的暧昧性
简论日本战后“反战文学”的暧昧性
收藏 引用
作者: 杜凯凯 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对于日本文学来说,战后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当时各种思潮迭起,不同的体验在人们内心交织,作家创作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中,日本人对于战败的敏感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在文学创作中避讳也最...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从“巫舞”到ChatGPT:艺术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与当下
艺术学理论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理论 2024年 第3期
作者: 孙晓霞
跨学科背景下,艺术与科技越来越多地向彼此敞开,二者的融通对话史亦需予以梳理。传统知识形态中,二者在知识发端、规则原理、文献载体及媒介形式等方面统一于天才个体书写;近代以来知识的专业化导致了艺术与科技的分化和失衡,但...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