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世界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4 篇 东西方缓和
  • 1 篇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
  • 1 篇 系列丛书
  • 1 篇 个人崇拜
  • 1 篇 美苏
  • 1 篇 国际经济政治化
  • 1 篇 更新制度
  • 1 篇 “布拉格之春”
  • 1 篇 赫鲁晓夫
  • 1 篇 冷战
  • 1 篇 执政期间
  • 1 篇 跨国公司
  • 1 篇 斯大林
  • 1 篇 “新”东方政策
  • 1 篇 职务终身制
  • 1 篇 大联合政府
  • 1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1 篇 苏联政治

机构

  • 1 篇 阜阳师范学院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作者

  • 1 篇 马鸿
  • 1 篇 孟苏
  • 1 篇 葛君
  • 1 篇 毛德松

语言

  • 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东西方缓和"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当代“国际经济政治化”的发展及其性质
收藏 引用
欧洲研究 1999年 第3期20卷 10-16页
作者: 毛德松 阜阳师范学院政治系
“国际经济政治化”是指国际经济不断受到政治的影响,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种倾向。从国家对外政策的视角出发,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被赋予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力求...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缓和的倒退?:1966-1968年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收藏 引用
德国研究 2011年 第2期 33-39+78页
作者: 葛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以1966年3月25日的"和平照会"为标志,联邦德国开始试图缓和与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同年12月大联合政府成立后,联邦德国进一步提出了"先天缺陷理论"并很快与罗马尼亚等国建立外交关系,它标志着基辛格-勃兰特政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跨国公司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
跨国公司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
收藏 引用
作者: 马鸿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20世纪70年代,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内跨国公司都获得了发展,并使相互割裂的两大阵营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联系带来的客观效果使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的跨国公司凭借...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毁誉参半——赫鲁晓夫》一书出版
收藏 引用
国际政治研究 1996年 第4期17卷 72-72页
作者: 孟苏
我系副教授王福春的新著《毁誉参半——赫鲁晓夫》已于近日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该书系《世界政坛风云人物》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赫鲁晓夫是一个有争议的前苏联政治家。一方面,他在执政期间,打破了斯大林的偶像,批判了个人崇拜;为千百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