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主题

  • 4 篇 不可观察性
  • 2 篇 直接社会感知
  • 2 篇 可观察性
  • 1 篇 构成性解释
  • 1 篇 镜像神经元
  • 1 篇 活力形态
  • 1 篇 交互敏感心灵
  • 1 篇 现象学比较心理学
  • 1 篇 凝视
  • 1 篇 眼睛
  • 1 篇 经验适当性
  • 1 篇 语义学
  • 1 篇 经验充分性
  • 1 篇 模态

机构

  • 2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

作者

  • 2 篇 陈巍
  • 1 篇 王吉平
  • 1 篇 田东

语言

  • 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不可观察性"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行动的活力形态及其对他心不可观察性的消解
收藏 引用
哲学分析 2021年 第3期12卷 145-155,199页
作者: 陈巍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他心不可观察性是读心的经典原则。对行动的活力形态的系统考察,有助于澄清他人的心理状态是如何在对他人表达行为的感知中“直接”给予的。背侧中央脑岛通过调节控制运动的皮层回路,在不同活力形态的产生和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并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范·弗拉森可观察不可观察性之间的界线
收藏 引用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 第4期18卷 27-34页
作者: 王吉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是范氏建构经验论的基础。但由于可观察的界线的模糊当代学者将客观的模态作为可观察的分界线。这种研究视角揭示了范氏的可观察这一概念需要客观的模态,且客观的模态才能进一步将可观察的现象拓展至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眼与心:我们如何通眼达心——交互敏感心灵假说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4期 32-47,170,171页
作者: 陈巍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浙江绍兴31200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 北京100080
沿袭现象学传统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严肃挑战了读心研究的不可观察性原则,但一直缺少与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与理论解释进行对话,并辩护“直接何以可能”的实例。考察“眼睛”这一器官在直接通达他心(或社会认知)上扮演的角色有助于澄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巴斯·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概念
论巴斯·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性”概念
收藏 引用
作者: 田东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领域中,范·弗拉森作为一名杰出的反实在论者,以其温和的建构经验论而著称。范·弗拉森使用“经验充分”这一概念重新回答了科学的目的、科学理论的质、科学理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赋予了科学新形象。可以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