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29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 14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66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3 篇 医学
    • 337 篇 中医学
    • 208 篇 中西医结合
    • 43 篇 临床医学
    • 4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2 篇 管理学
    • 2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29 篇 教育学
    • 16 篇 教育学
    • 1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22 篇 哲学
    • 22 篇 哲学
  • 19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 篇 工学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6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5 篇 农学
    • 3 篇 兽医学
  • 4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661 篇 七情
  • 46 篇 六淫
  • 41 篇 中医
  • 38 篇 情志
  • 34 篇 病因(中医)
  • 33 篇 祖国医学
  • 31 篇 五脏
  • 25 篇 中国医药学
  • 24 篇 《内经》
  • 22 篇 中医学
  • 22 篇 脏腑
  • 22 篇 《黄帝内经》
  • 19 篇 病机
  • 19 篇 四端
  • 18 篇 养生
  • 17 篇 疾病
  • 17 篇 五志
  • 17 篇 情绪
  • 16 篇 气血
  • 16 篇 中药

机构

  • 26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6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9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8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7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 7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6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 篇 湖南中医学院
  • 6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5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4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4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4 篇 浙江中医学院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4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4 篇 安徽中医学院
  • 3 篇 云南中医学院
  • 3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作者

  • 18 篇 王米渠
  • 6 篇 谭从娥
  • 5 篇 张光霁
  • 5 篇 李世通
  • 4 篇 齐向华
  • 4 篇 陈家旭
  • 4 篇 刘明
  • 4 篇 张先庚
  • 4 篇 汪卫东
  • 4 篇 常章富
  • 4 篇 陈聪
  • 4 篇 吴嘉瑞
  • 3 篇 张冰
  • 3 篇 王克勤
  • 3 篇 王一丹
  • 3 篇 尚志钧
  • 3 篇 张辉
  • 3 篇 许赟
  • 3 篇 李炜弘
  • 3 篇 曾倩

语言

  • 66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七情"
6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七情
收藏 引用
中医药文化 2013年 第4期8卷 24-24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此即五行生克之理也。古贤治病,若文挚之怒齐王,华元化之怒郡守,皆宗此旨。戴人、丹溪治案尤多,然亦有不拘克制之说者,如《邵氏闻见录》云:州监军病悲思,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中药七情的英文翻译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 第11期24卷 1043-1046页
作者: 许凌之 施蕴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中药配伍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它是中药向方剂过渡的一个桥梁,中药配伍之后,再确定恰当的剂量和剂型,即成为方剂.中药配伍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七情"作为传统中药配伍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介绍传统中药配伍理论时必然要提及.现行教材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情病变实质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学报 1989年 第5期17卷 21-23页
作者: 唐学游 江西省抚州市中医医院
七情学说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部分,它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完善而逐渐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下面就七情病变实质谈谈医家和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外,请明哲正之。一、病位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七情是由“心”或“五神脏”产生,其病变以心、肝、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古代小说“七情”描写的法式与规程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2006年 第4期 59-69页
作者: 李桂奎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在儒、释以及中医等诸学体系关于“七情”学说的规约下,中国古代小说总是自然而然地将无限丰富、变化多端的复杂人描写纳入到“七情”框架内进行,从而形成一系列值得总结的运行法式和操作规程。关于人物的状,作者总是运用相对固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四端”“七情”:东亚儒家感哲学的内在演进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8年 第6期 70-80,129页
作者: 卢兴 南开大学哲学院
"四端""七情"是儒家感哲学的核心内容,分别代表道德感与自然感。先秦儒学对自然感做了初步归纳,最为完备的表述是"七情"说。孔子对道德感多有指点,孟子进一步总结为"四端"说。朱熹正式探讨"四端"与"七情"的关系问题,《朱子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 第1期28卷 17-19页
作者: 李成卫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29
七情作为病因概念,首见南宋·陈无择.一般对这一概念来源的讨论,多仅追溯到中有关志致病的论述,而对于七情病因概念中可能存在的"非"内容,讨论甚少.通过分析中与 "七情"有关的论述,笔者认为,陈无择的七情病因概念,由"九气"、"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情内因说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2年 第4期43卷 315-316页
作者: 林其盛 福建省尤溪县妇幼保健所 365100
宋·陈言(字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白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中医学以七情来概括人的精神活动,含近代术语的精神、意识,心理等)。这一“七情内因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了中医病因学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情与癌的发生
收藏 引用
江苏中医 1990年 第11期11卷 42-43页
作者: 赵景芳 尤建良 无锡市中医院 214000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精神因素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并很重视精神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致病的因素除了外邪“六淫”之外,还有“七情”的影响。喜、怒、思、悲、恐、忧、惊绪变化称为七情七情过度,即为精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韩国儒学史上的“四端七情”论辩——以退溪和栗谷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5年 第12期 35-40页
作者: 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四端七情"之辩是在东亚儒学史上著名的理气心性之辩,最能反映韩国性理学特色。自高丽末开始传入韩国的朱子学,至16世纪经由李退溪和李栗谷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在韩国获得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并形成了以李退溪为宗的岭南学派和以李栗谷为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情发生与五脏功能调节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年 第9期22卷 585-588页
作者: 岳广欣 黄启福 陈家旭 贾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七情发生涉及了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由本性演化出的欲求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七情活动以脏腑精气为基础,并受五脏的调节,其中心是七情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七情调畅的保障,脾胃是七情调衡的枢纽,肺是志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