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4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8 篇 文学
    • 6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6 篇 哲学
    • 16 篇 哲学
  • 8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主题

  • 91 篇 《诗》学
  • 9 篇 《诗经》
  • 8 篇 孔子
  • 5 篇 朱熹
  • 5 篇 汉代
  • 5 篇 理学
  • 4 篇 董仲舒
  • 3 篇 《诗集传》
  • 3 篇 汉学
  • 3 篇 袁枚
  • 3 篇 唐代
  • 3 篇 《毛诗》
  • 3 篇 性情说
  • 3 篇 《韩诗》
  • 3 篇 引《诗》
  • 3 篇 “《诗》源观”
  • 3 篇 诗学
  • 3 篇 《毛诗序》
  • 3 篇 经学
  • 2 篇 欧阳修

机构

  • 7 篇 山西大学
  • 6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6 篇 四川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重庆三峡学院
  • 3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淮阴师范学院
  • 2 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1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天津市委党校哲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安阳师范学院
  • 1 篇 百色学院

作者

  • 5 篇 刘毓庆
  • 4 篇 李冬梅
  • 3 篇 王博
  • 3 篇 李琳
  • 3 篇 房瑞丽
  • 3 篇 曾毅
  • 2 篇 韩宏韬
  • 2 篇 郭万金
  • 2 篇 易闻晓
  • 2 篇 李杰荣
  • 2 篇 张涛
  • 2 篇 黄霖
  • 2 篇 张小敏
  • 2 篇 续晓琼
  • 2 篇 刘芳
  • 2 篇 赵科印
  • 2 篇 孟庆楠
  • 1 篇 李翠
  • 1 篇 刘冬颖
  • 1 篇 郭之瑾

语言

  • 9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学"
9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诗》学之“兴”的还原与背离
收藏 引用
评论 2008年 第4期 20-28页
作者: 刘毓庆 山西大
"兴"是先秦经师为阐发《经》的经典意蕴创造的一个概念,《毛传》是今存使用这个概念最早、最完整并带有原创性的注本,是兴意赖以界定的事物本身。魏晋以降的研究者,则从经的视野中走出,游离开事物本身,从概念出发,以"兴"字的基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诗》学在中国哲建构中的回归与复位——以马一浮为中心的讨论
收藏 引用
研究 2022年 第6期 78-86页
作者: 李虎群 中国政法大人文院哲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术面临全面转型。在新的知识分类和科规制中,《诗》学被摒出哲门外、划归文门类,独马一浮明确地把《诗》学置于六艺之最为本始、最为枢要的位置,认为“”是六艺之本、六艺之总、六艺之先,并第一次系统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诗》学与心性的开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 2013年 第2期 130-140页
作者: 王博 北京大·哲
过去数十年所见出土文献对于古代思想及社会研究的意义,已经得到者的充分重视。就经而言,如马王堆帛书《易传》已经使早期的易研究呈现出新面貌,而郭店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以及清华简等,为经研究提供了更宽泛而丰富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唐代亡佚《诗》学著述考论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0年 第4期 126-134页
作者: 王长华 赵棚鸽 河北师范大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以下分别简称《隋志》、《旧唐志》、《新唐志》)所录经部《》类著作,充分反映了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诗》学的流传变化情况,通过对三《志》分析比较,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先秦两汉《诗》学礼化的历程
收藏 引用
中山大报(社会科版) 2010年 第2期50卷 157-162页
作者: 陈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中文
《诗》学礼化是贯穿先秦两汉《诗》学的主线。所谓《诗》学礼化,是指《诗》学家以礼义解说《经》,使《经》成为礼义的载体。《三百》在周公制礼作乐过程中诞生,此后又广泛地运用于西周、春秋时期的各种典礼。春秋战国之际,礼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子思派之《诗》学
收藏 引用
中国哲 2008年 第1期 20-28页
作者: 张丰乾 中山大系副教授
《缁衣》、《中庸》、《表记》、《坊记》、《五行》这五篇作品出自子思派,是目前术界分歧最小的看法,而频繁引《》、解《》、论《》,又是这几篇文献的共同特点。本文发现大毛公《故训传》已经称引子思派的作品,由此进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早期《诗》学中敬的观念
收藏 引用
研究 2011年 第4期 75-82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
在先秦文献里,敬时常被纳入德的范畴。但追溯敬的观念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敬在本质上具有很鲜明的情感因素。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稀见清代三家《诗》学著作二种
收藏 引用
文献 2014年 第6期 177-183页
作者: 房瑞丽 中国计量院人文
王应麟的《考》是清代三家《》辑佚的发轫之作,诸多者围绕《考》进行校注、增补工作,乃至形成了颇具家渊源的《诗》学传承。如清初严虞悖的《读质疑》中有“广王氏之意”而作的《考异》一卷,仅为补王氏未备若干条,极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代词中的《诗》学话语
收藏 引用
烟台大报(哲社会科版) 2010年 第1期23卷 57-63页
作者: 彭玉平 陈桂清 中山大中文系 广东广州510275
儒家《诗》学是清代词理论的重要源泉。从最初在形式、内容上的攀附《经》,并利用孔子删的问题为词辩护,到从理论根基、审美原则、诠释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吸收《诗》学理论,清代词理论的构建受到了来自儒家《诗》学话语方方面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引《》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南大报(社会科版) 2024年 第4期30卷 209-220页
作者: 柴天骐 王福利 苏州大 江苏苏州215123
作为唐宋儒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对汉代以来的引《》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