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4 篇 艺术学
    • 3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40 篇 《一一》
  • 19 篇 杨德昌
  • 2 篇 解构
  • 2 篇 生命
  • 2 篇 困惑
  • 2 篇 家庭
  • 2 篇 距离
  • 2 篇 电影叙事
  • 2 篇 诗意
  • 1 篇 《步履不停》
  • 1 篇 文化内涵
  • 1 篇 挣扎
  • 1 篇 智性诗性
  • 1 篇 死亡美学
  • 1 篇 都市
  • 1 篇 家庭伦理片
  • 1 篇 二元对立
  • 1 篇 困境
  • 1 篇 日常生活
  • 1 篇 独立制片

机构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许昌学院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绵阳师范学院
  • 1 篇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三峡大学
  • 1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周口师范学院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天津商业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南阳理工学院
  • 1 篇 河北传媒学院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3 篇 李兵
  • 2 篇 王珺
  • 2 篇 徐晓村
  • 2 篇 刘锦滢
  • 1 篇 王宇菲
  • 1 篇 朱刘霞
  • 1 篇 曾超
  • 1 篇 李彦锋
  • 1 篇 张慧
  • 1 篇 吴文婷
  • 1 篇 黄静
  • 1 篇 党荣珍
  • 1 篇 徐小双
  • 1 篇 刘肖娜
  • 1 篇 颜雄心
  • 1 篇 孙泽钰
  • 1 篇 陈智宇
  • 1 篇 江渝
  • 1 篇 何李新
  • 1 篇 赵如涵

语言

  • 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一一》"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符号·叙事·认识——电影《一一》文化表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 2021年 第24期 134-137页
作者: 曾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广州510000
杨德昌在《一一》中用风格化镜语巧妙地铺排了人物间的关系网,架构了中国台北的都市镜像社会。附着在《一一》中的文本和潜文本双重语义拓宽了电影认识功能的主客视野,电影符号成为《一一》探寻社会和表达思想的媒介载体。杨德昌对时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看见人性,品味人生——论《一一》的内涵及其生成路径
收藏 引用
名作欣赏 2023年 第14期 182-184页
作者: 吴文婷 武汉大学
在影片《一一》中,杨德昌借助孩童视角,以“他者”姿态冷眼旁观着以NJ为代表的中国台湾中产阶级家庭,他通过以这些家庭成员为代表的不同人生阶段与社会发生交集、连接的过程,接连向时代发问。借助影像的力量,他捕获了人在同时代、...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三首贝多芬作品看电影《一一》的音乐叙事构建
收藏 引用
艺术家 2023年 第9期 66-68页
作者: 陈智宇 福建师范大学
《一一》是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讲述了台湾地区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及家庭成员各自的不同经历,折射了导演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本文以《一一》中三首贝多芬音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导演采访资料、文献资料,研究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沉迷到惊醒:《一一》后现代创作美学与接受审美之探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 2019年 第12期 37-40页
作者: 胡丁文 南风杂志社
1981年春,杨德昌回到台湾,开始了他的电影工作。先后拍摄了《光阴的故事》《指望》《海滩的一天》《青梅竹马》《恐怖分子》,展现了30年以来台湾社会的面貌。创建独立制片公司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应运而生,之后的《独立时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电影《一一》台词中的语用预设解读
收藏 引用
文学教育(下) 2022年 第4期 143-145页
作者: 刘畅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电影《一一》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代表性导演杨德昌的最后一部作品,影片采用多线索交叉式的网状结构讲述了台北城市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生活。影片叙事从个人、家庭入手,表现出都市人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及经济高速发展下现代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杨德昌影片《一一》中对立性要素的意义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 2015年 第4期 139-141页
作者: 江渝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无论从电影语言来看,还是就主题思想而言,电影《一一》都充斥着对立性的表述关系与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性结构内在于杨德昌的整个电影世界之中,展现的是对当下现实的深刻反省与殷切希望,但同时也是一声不知所之的无力叹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杨德昌电影《一一》片名喻义
收藏 引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 第15期12卷 236-238页
作者: 李遵 西南大学 重庆400700
杨德昌电影《一一》中包含着对片名的多重诠释,许多场景的拍摄都是通过非直视的“一镜之隔”视角,在影片剪辑衔接方面也采用了时间、图形、声画和平行蒙太奇手法增强“自一而终”的连贯性,影片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有着互为线索的一件事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一》纪实美学中的生命音符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 2014年 第14期 75-76页
作者: 党荣珍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南阳473000
电影《一一》以纪实美学的鲜明特征,反映了台湾都市一个中产家庭发生的悲欢离合故事。杨德昌导演把美学的普遍原理和技巧用于电影,设置了众多的人物和纷纭的关系,并且穿越了人生的时空隧道,跨越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反映了不同年龄段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谈符号的象征性与意义呈现——以杨德昌电影《一一》为例
收藏 引用
东南传播 2019年 第4期 49-51页
作者: 刘锦滢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一一》所呈现的内容很多。但回归到每一个角色身上,可以看出导演所要展现的是每个人心中那一片隐秘而又温柔的部分。在展现的方式上,不仅拥有镜头语言,还有影像符号的应用。通过对于符号的解析,找出每个角色的柔软点,探索人物的内心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基于符号学视野下的杨德昌电影探析——以《一一》为例
收藏 引用
莆田学院学报 2019年 第3期26卷 74-78页
作者: 刘锦滢 侯凯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从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及皮尔斯和索绪尔所提出的符号学观点出发,以杨德昌导演的现实题材电影《一一》(2000年)为例,通过对风格、人物关系、符号组合进行分析,探索导演如何通过符号呈现影片的内涵和意义,思考导演如何更好地应用符号。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