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24 篇 静态存在句
  • 4 篇 存在句
  • 4 篇 “了”
  • 4 篇 存现句
  • 4 篇 现代汉语
  • 3 篇 句子
  • 3 篇 动态存在句
  • 3 篇 隐现句
  • 3 篇 语义特征
  • 3 篇 “着”字句
  • 3 篇 兼语句
  • 2 篇 句式
  • 2 篇 谓语句
  • 2 篇 语法学
  • 2 篇 状态
  • 2 篇 动词结构
  • 2 篇 主谓句
  • 2 篇 汉译
  • 2 篇 受事宾语
  • 2 篇 连谓句

机构

  • 3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河南理工大学
  • 1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1 篇 天津南开大学
  • 1 篇 天津教育学院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1 篇 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5 篇 宋玉柱
  • 3 篇 雷涛
  • 2 篇 曹爽
  • 2 篇 谢淑媛
  • 1 篇 傅远碧
  • 1 篇 万凯艳
  • 1 篇 吕建军
  • 1 篇 朱晓亚
  • 1 篇 杨龙
  • 1 篇 童小娥
  • 1 篇 马嘉俪
  • 1 篇 刘培玉
  • 1 篇 刘培育
  • 1 篇 任鹰
  • 1 篇 张运琦
  • 1 篇 王洁
  • 1 篇 路仙伟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静态存在句"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静态存在句的语义辨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第5期21卷 66-69页
作者: 吕建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40064
静态存在句存在系列中的一类,表示某空间的存在体未发生位移而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文章着重考察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动词与后段名词、动词与方位词、方位词与后段名词的语义关系,对静态存在句进行下位归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静态存在句的语义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 第3期 88-90页
作者: 万凯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
静态存在句存在的一种类型,是描写某处所的存在物处于相对静态子。本文结合配价理论分析此类中动词的语义特征、动词与后段名词性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并对语义结构加以描写。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静态存在句
收藏 引用
商丘师专学报 1995年 第1X期14卷 80-83页
作者: 刘培育
根据B段动词和C段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将静态存在句分为三类。归纳了静态存在句动词的语义特征,揭示了静态存在句A段的内涵和C段的数量词具有语义的、语用的和法的作用。运用变换分析的方式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论证了静态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对外汉语存现教学分析——以“处所词+动词+着+人/物”的静态存在句为例
收藏 引用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 第9期 147-148+150页
作者: 马嘉俪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存现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特殊式之一,用来表示何时何地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外国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较多的一类式。本文主要以存现中"处所词+动词+着+人/物"的静态存在句结构为例,通过对留学生习得...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代汉语静态存在句的形成原因试析
收藏 引用
郑州铁路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 第2期11卷 23-27页
作者: 刘培玉 复旦大学
引言静态存在句的典型形式是“处所词+动词+着+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例如:“墙上挂着一幅画”。范方莲(1963)将静态存在句分为三类:A)动词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如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V着”“V了”静态存在句的语境差异及体貌地位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4期19卷 230-234页
作者: 曹爽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河南焦作454000
学界普遍认为,"V着"和"V了"静态存在句可以互换使用,而通过对"V着""V了"静态存在句语境的考察,认为"V着"和"V了"是不同的子,"V着"侧重描述预设场景,"V了"侧重描述变化场景,在动态的篇章中,"V着""V了"基本不能互换使用。运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语静态存在句翻译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 第6期26卷 55-57页
作者: 谢淑媛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日语静态存在句对应汉语的静态存在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动词如果属于「主体動作.客体変化動詞」、「主体変化動詞」以及「静?動詞」中的「存在動詞」这三类,子都可以译成"动词+体标记"形式的汉语静态存在句。"体标记"指的是"着"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静态存在句中“V了”等于“V着”现象解析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学 2000年 第1期14卷 28-34页
作者: 任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ysis of semantic features, the author, after analyzing the common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V了’ and ’V着’ phrases in static sentences of existence, attempts to give an explanation to a gra...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静态存在句中“着”“了”使用的南北方言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 2011年 第7期 194-197页
作者: 曹爽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河南焦作454000
对两个方言背景不同的作家王朔和叶兆言小说中带"着""了"的静态存在句进行研究,全面考察了"着"字和"了"字在语料文本中的分布,比较"着""了"在静态存在句中的用法、表现,通过数频统计和"着""了"使用的法环境的考察发现:无论是使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视点角度看静态存在句中的“着”和“了”
收藏 引用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4期9卷 87-90页
作者: 童小娥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100083
从视点的角度看,静态存在句中的"着"类反映的是说话人对事物存在状态静态的大纲视点模式,"了"类反映的是说话人对事物存在状态动态的顺序视点模式。二者所反映的观察方向都是同序的视点模式,但"着"的视点始终处于中场景之中;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