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2 篇 期刊文献
  • 24 册 图书
  • 3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9 篇 电子文献
  • 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6 篇 哲学
    • 66 篇 哲学
  • 32 篇 历史学
    • 26 篇 中国史
    • 9 篇 考古学
    • 5 篇 世界史
  • 25 篇 法学
    • 19 篇 社会学
    • 5 篇 法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 篇 教育学
    • 2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2 篇 医学
    • 16 篇 中医学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8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8 篇 工学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冶金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天文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82 篇 阴阳五行说
  • 18 篇 董仲舒
  • 9 篇 阴阳五行学说
  • 7 篇 中国古代
  • 7 篇 中国
  • 6 篇 《管子》
  • 6 篇 五德终始说
  • 6 篇 《吕氏春秋》
  • 5 篇 阴阳家
  • 5 篇 道教
  • 5 篇 阴阳说
  • 5 篇 中医学
  • 5 篇 今文经学
  • 5 篇 天人感应
  • 4 篇 道家
  • 4 篇 吕氏春秋
  • 4 篇 谶纬
  • 4 篇 长生不死
  • 4 篇 黄帝内经
  • 4 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机构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扬州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 1 篇 上海机械专科学校
  • 1 篇 北京东城区教科研...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山东省出版总社外...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作者

  • 4 篇 刘力
  • 3 篇 陈其泰
  • 3 篇 赵志坚
  • 3 篇 谢松龄
  • 3 篇 李养正
  • 2 篇 宋玉波
  • 2 篇 季鸿昆
  • 2 篇 盖建民
  • 2 篇 方潇
  • 2 篇 乐爱国
  • 2 篇 朱丹琼
  • 2 篇 徐传武
  • 2 篇 曹瑛
  • 2 篇 郑同校
  • 2 篇 龙伏山人
  • 2 篇 马育良
  • 2 篇 彭华
  • 1 篇 王文英
  • 1 篇 陈道纯
  • 1 篇 潘东明

语言

  • 18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阴阳五行说"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5期28卷 77-83页
作者: 张强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江苏淮阴223001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德终始。取象于自然的阴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阴阳五行说与秦之关系探析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 第4期 59-66页
作者: 史党社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陕西西安710404
阴阳五行说产生于东方,是战国、秦汉时期一个大的思想背景。以《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形成为标志,阴阳五行说在战国末期开始西传到秦,对秦的学术思想、政治以及秦始皇的个人为都产生了影响,例如秦尚水德、秦始皇的求仙活动及"帝"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阴阳五行说与我国古代法律
收藏 引用
法学评论 1994年 第1期12卷 74-79页
作者: 王立民
阴阳五行说在我国古代的思想理论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称其为“中国人的思想律”。自然,它也会影响到法律领域。本文就阴阳五行说与我国古代法律问题作些探索。 一 阴阳五行说曾对我国古代法律产生过深刻影响。可以这样,我国...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阴阳五行说视野下的秦简“钱倍十一”规定新探——兼论里耶秦简“水十一刻”记时制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 2019年 第5期37卷 159-168页
作者: 方潇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以睡虎地秦简为代表,面世秦简载有"钱倍十一"此种涉数规定,然而至今惜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解读,从而成为了秦简法律研究中的重要疑点或盲点。如果我们跳出传统的考证思维,而将其置于阴阳五行说的新视野下予以考察,就能进最大程度的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先秦宇宙观的形成与结构——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2018年 第2期 54-58页
作者: 冯兵 华侨大学 福建厦门361021
中国传统宇宙观在先秦时期就已基本成型,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与阴阳五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紧相伴随。阴阳五行最初各言一事,随着具有运动属性与普遍性的气的理论的产生,二者分别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气论会通,并在战国中后期于《管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睡虎地秦简“身高六尺”涉数法律规定源由新探——基于阴阳五行说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清华法学 2018年 第2期12卷 179-193页
作者: 方潇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睡虎地秦简存在着"身高六尺"此种涉数法律规定。学界虽对其有过种种探讨,但囿于传统研究模式或思维的局限,均未能从其根源上予以有效解读。本文立足于阴阳五行说的新视野,对此进了最大合理性的源由解析。身高六尺作为秦人开始担责的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汉大赋与阴阳五行说关系的两点补充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3期17卷 48-51页
作者: 韩雪
汉大赋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我们在《论邹衍对汉赋的影响》①一文中已经做了初步的探讨。为使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充分的阐述,我们想从汉代赋家的思想渊源及汉大赋产生的时间、地点方面对它再略做两点必要的补充,以求教于方家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阴阳五行说看农道同源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 2011年 第1期34卷 20-24页
作者: 谭清华 袁名泽 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
随着道教研究的深入,农业和道教的关系也渐成显学,由于道教本身和其他社会原因,人们对农业与道教关系以前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甚至将两者割裂开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农道关系,从源头上厘清两者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基于此目的提出了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文解字》中的阴阳五行说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2期11卷 101-107页
作者: 周艺
在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一个生气勃勃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此次“争鸣”,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的“高光”部分。在“争鸣”的“百家”之中,有一个以“阴阳五行说”为其思想理论基础的学派,《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自然界与阴阳五行说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107-108页
作者: 金正东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本文充分肯定了阴阳五行说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理论明,认为阴阳五行论至今仍是很有价值的学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