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6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 篇 文学
    • 3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2 篇 历史学
    • 12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48 篇 阳湖派
  • 17 篇 桐城派
  • 11 篇 张惠言
  • 7 篇 恽敬
  • 6 篇 湘乡派
  • 5 篇 古文家
  • 4 篇 李兆洛
  • 4 篇 方苞
  • 3 篇 义法
  • 3 篇 中国文学史
  • 3 篇 刘大
  • 3 篇 王灼
  • 3 篇 文学流派
  • 2 篇 清代
  • 2 篇 陆继辂
  • 2 篇 《古文辞类纂》
  • 2 篇 古文
  • 2 篇 经世致用
  • 2 篇 姚门四杰
  • 2 篇 清中期

机构

  • 5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南京艺术学院
  • 2 篇 安庆师范学院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常州市文管会
  • 1 篇 广东商学院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安庆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联合大学
  • 1 篇 厦门理工学院
  • 1 篇 广州南方学院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上海大学

作者

  • 5 篇 曹虹
  • 2 篇 黄楚涵
  • 2 篇 万陆
  • 2 篇 黄建民
  • 2 篇 路海洋
  • 2 篇 金克木
  • 1 篇 严明
  • 1 篇 陈茗
  • 1 篇 马银琴
  • 1 篇 刘会文
  • 1 篇 王英志
  • 1 篇 汪孔丰
  • 1 篇 方雪松
  • 1 篇 文卫
  • 1 篇 唐可
  • 1 篇 杜宏记
  • 1 篇 周邦君
  • 1 篇 刘青武
  • 1 篇 查园园
  • 1 篇 王云松

语言

  • 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阳湖派"
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阳湖派与桐城关系辨析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 1996年 第6期 161-166页
作者: 曹虹 南京大学中文系
清代中叶,当桐城文的声势已经形成,其影响渐及于东南各省之时,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的一群常州籍作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清国史·文苑传》卷五四《陆继辂传》指出:“天下推为阳湖派,与桐城相抗。”古文的别有建树,因为是相对...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阳湖派的组织形态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0年 第1期27卷 98-103页
作者: 曹虹 南京大学中文系
关于阳湖派是否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散文流,历代歧议纷纷,并且缺乏论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其构成形态不甚了然。本文对此首加探讨,提出阳湖派的组织形态不在于师徒传承的方式,而是主要地表现为一群文学之士的互相倾慕与互相切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接武旁流:阳湖派与桐城关系新论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62卷 72-80页
作者: 唐可 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州510970
阳湖派与桐城之间的隶属关系问题是清代散文史上的一桩公案,当下文学史叙述中通常将阳湖派视为桐城支脉。然而从文学流的角度考察,阳湖派实际上并不具有后世文学理论所定义的诸要素,这是造成学界对两关系无法形成共识的重要原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清代骈散并兴的接点上——再谈阳湖派的性质与风貌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3期47卷 19-24页
作者: 曹虹 南京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阳湖派受桐城影响而又能别开生面。就文章史的展开而言,阳湖派的定性与得名更能体现清代骈散并兴的历史契机。阳湖派的"文体不甚宗韩、欧",既表现出折衷通变的动向,也是谋求文章学新典范的可贵尝试。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阳湖派”透视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的转变
以“阳湖派”透视清中期篆书艺术观念的转变
收藏 引用
作者: 黄楚涵 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清代中期,承清代前期余续,学术界对于古文经学的关注愈演愈烈,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力。洪亮吉、孙星衍等金石小学家为研究经史而广泛接触金石碑版、《说文》等与篆书相关文献资料,对于篆字的书写亦愈频繁,逐渐成为治学之...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阳湖派与桐城的异同
收藏 引用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2年 第1期15卷 18-19页
作者: 朱达明 常州市文管会 江苏常州213003
清代中叶以恽敬、张惠言为创始人的阳湖派不同于桐城,是当时文坛上一支新兴的流,历来有与桐城对垒或旁支的不同评说。文章就阳湖派与桐城的异同作了深入浅出的比较。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清代骈散并兴的接点上——再谈阳湖派的性质与风貌
收藏 引用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11年 第10期 19-24页
作者: 曹虹
阳湖派受桐城影响而又能别开生面。就文章史的展开而言,阳湖派的定性与得名更能体现清代骈散并兴的历史契机。阳湖派的“文体不甚宗韩、欧”,既表现出折中通变的动向,也是谋求文章学新典范的可贵尝试。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清中期“阳湖派”学人对邓石如篆书的推崇考略
收藏 引用
艺术品 2020年 第5期 48-59页
作者: 黄楚涵 南京艺术学院
"阳湖派"是由清中期活跃在常州、武进一带的文人组成的地域性文学流,曹虹《研究》中将其定义为以友朋切磋为主要组织手段的"一个意趣相投的文学交游圈"(1)。这些文人具有多重身份,除了在古文创作中有所造诣外,他们多为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阳湖派的文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斯文 2017年 第2期 177-195页
作者: 武道房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对阳湖派的文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认为,阳湖派渊源于桐城,实为桐城别,但其文学思想与桐城诸家亦有较大不同。恽敬的古文本末条贯说,接近于桐城义法;但他'以六义为折中,以诸子起文集之衰'的古文思想,突破了桐城坚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突破“桐城”,自成格局——谈“阳湖派”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收藏 引用
古典文学知识 2008年 第3期 66-72页
作者: 路海洋 邢蕊杰 苏州大学文学院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