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鲍尔斯(Richard Powers,1957-)是杰出的美国现代作家,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知识多面性提出了有关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重大问题。其出版于2018年的小说《上层林冠》(The Overstory)是他带领读者探索自然、人类和世界关系的最佳验证。本文以西方伦理学代表人物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 Mac Intyre)的道德共同体理论为视角,依据其中的“依赖性”、“思虑性”和“统一性”特征对小说中显露出的各类“危机”寻找积极的应对方式——倾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了理查德·鲍尔斯及其作品《上层林冠》,综述了国内外对鲍尔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论文所运用的道德共同体理论,总结了论文主题及主要观点。第二章主要阐释了自然与精神的双重生态危机下,“破盲”研究者倾听到人们真实需求的必要。“依赖性”是形成道德共同体的原因,通过生物的脆弱性本质和人类的认知盲目性特征看到共同体成员互相依赖的重要性,残障者得到了道德行为者的关怀。第三章重点剖析了在社会心态和规范危机的困扰下,环保抗议者对不可通约的多重利益进行合理权衡,对理性思虑下的“何为正义”进行正确判断。“思虑性”是建立道德共同体的要求,通过共同体的实现,五名抗议者听到了使命的召唤,维持了给予与接受关系网络的核心德性,达到了正义的慷慨的要求。第四章主要解读了个人身份危机和文化认同危机在时空纽带的维系下蕴藏于集体归属感当中,以及让社会大众倾听到边缘群体声音的意义。“统一性”是共同体德性实践的条件,通过马咪咪和尼莱等代表性人物,辅之以其他具有边缘化特征的人物进行分析,映射出该群体在社会中长久以来受到的忽视与低估。第五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思考如何在现有道德共同体基础上加强德性修养,面对危机时选择积极倾听,最终推进人类的美德救赎。综上所述,当代诸多危机的加剧催生了其根源及对策的研究和发展,生态失衡的表象反映出更深层次的社会不公、价值沉沦、道德失范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对鲍尔斯的小说文本进行分析,运用道德共同体理论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导人们如何培养危机倾听能力、达成道德共识,为应对当今传统道德观念面临分崩离析的困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