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8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8 篇 历史学
    • 40 篇 考古学
    • 34 篇 中国史
  • 26 篇 文学
    • 2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1 篇 理学
    • 1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地理学
  • 9 篇 法学
    • 7 篇 社会学
    • 5 篇 民族学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农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林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草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主题

  • 120 篇 蚕丛
  • 17 篇 三星堆
  • 17 篇 古蜀国
  • 17 篇 鱼凫
  • 13 篇 《蜀道难》
  • 11 篇 蜀王
  • 10 篇 古蜀文明
  • 9 篇 成都平原
  • 9 篇 古蜀
  • 7 篇 杜宇
  • 7 篇 三星堆遗址
  • 7 篇 《华阳国志》
  • 5 篇 鳖灵
  • 5 篇 柏灌
  • 5 篇 蜀地
  • 4 篇 广都
  • 4 篇 广汉
  • 4 篇 祭祀坑
  • 4 篇 三星堆文化
  • 4 篇 常璩

机构

  • 6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 4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2 篇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 2 篇 四川省阿坝州社会...
  • 1 篇 沈阳市虹桥中学
  • 1 篇 四川音乐学院
  • 1 篇 四川省科技协会
  • 1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
  • 1 篇 德阳市地方志办公...
  • 1 篇 武胜县蚕种场
  • 1 篇 四川省农科院蚕业...
  • 1 篇 夏威夷大学!田纳西...
  • 1 篇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1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 篇 故宫博物院陈列部
  • 1 篇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
  • 1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检察日报

作者

  • 3 篇 刘道军
  • 2 篇 耿少将
  • 2 篇 王春宇
  • 2 篇 杜宇
  • 2 篇 邱登成
  • 2 篇 钱玉趾
  • 2 篇 张义奇
  • 2 篇 黄架鑫
  • 2 篇 黄剑华
  • 1 篇 宋大川
  • 1 篇 刘梦芙
  • 1 篇 徐学书
  • 1 篇 魏明伦
  • 1 篇 孙华
  • 1 篇 凤凰
  • 1 篇 张友洪
  • 1 篇 葛水平
  • 1 篇 邓廷良
  • 1 篇 舒炎
  • 1 篇 毛曦

语言

  • 1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蚕丛"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扬雄《蜀王本纪》与古蜀传说探析
收藏 引用
地方文化研究 2020年 第2期8卷 12-24页
作者: 黄剑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41
古蜀时代,传说有五个王朝,扬雄《蜀王本纪》就有关于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的记载。这些记载虽然简略,却为了解和探讨古蜀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成都平原诸多古城址、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揭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续一)
收藏 引用
巴蜀史志 2020年 第6期 100-107页
作者: 易旭东 不详
牧马山麓诞生创业的“古成都人”5000 年前,天府之国最早的历史记忆。蜀王蚕丛率领部族,辗转岷江流域,四处寻找……年代邈远。这里,有一条大河洪江。平原中心地带,还是湖泊密布。牧马山,成都平原西麓第一山。它枕足岷江,源起距成都市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蜀文明与古华夏文明──由成都平原考古所引发的对古代文献的新思考
收藏 引用
天府新论 1998年 第5期 75-81页
作者: 李诚 四川师大文学院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涵精蕴奥 溢彩流光——璀璨的三星堆金器
收藏 引用
荣宝斋 2012年 第8期 48-59页
作者: 邱登成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
曾几何时,先秦时期在中国四川地区绵延了两千余年的古蜀国竟悄然沉埋于历史的迷雾中,以致于无人知晓,空留下诗仙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慨叹。直至一九八六年三星堆遗址中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古蜀国尘封的大门被现代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三星堆文明中的昆仑因素探究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
作者: 刘泽波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山海经》《禹贡》《史记》等诸多文献对昆仑均有记载。地望昆仑虽无定论,但昆仑的某些特性如“神山”“天地之中”“天柱”“天梯”等却是世所公认的。三星堆青铜神树被多数学者认同为建木,建木常常也被作为“天梯”,也“处天地之...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蜀国--神话的国度,现实的传奇
收藏 引用
当代人(下半月) 2011年 第12期 61-72页
作者: 月明日 不详
据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漫(伯灌)、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这些帝王名号怪异,史料匮乏,正如诗人李白喟叹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长久以来,古蜀国的历史一直是云遮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梓潼翠云廊大石文化遗迹遗址调查研究及保护利用建议
收藏 引用
巴蜀史志 2023年 第3期 117-122页
作者: 梓潼翠云廊大石文化课题组(梓潼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刘文 宋大川 刘良慧 高安 蒲江林 吴晓龙 李雨芮 梓潼翠云廊大石文化课题组(梓潼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文化中国”构建的总体格局中,地方文化建设及城市形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汉江古栈通南北 最初通途何人开
收藏 引用
中国三峡 2009年 第6期 46-51页
作者: 税晓洁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谁开凿了大足石窟?那些宝相庄严背后的无名匠师
收藏 引用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 第17期 60-67页
作者: 冯璐 不详
嘉陵江水浩浩汤汤,自秦岭无穷无休地奔流向南,与长江交汇于朝天门。四周群山环抱,为中国的西南划出一片天险。“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李白一语道破人蜀之路的艰难险阻。文化交流的困难使这里民风与中原大不同,直至宋初,渝州(今重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蜀地神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2期38卷 70-84页
作者: 王春宇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成都610068
蜀地是中国最早植桑饲的地区之一,蜀地业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在全国业中都占据领先地位。蜀锦历代都是皇室贡品,闻名天下,也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蜀地丝绸质量上乘,鹅溪绢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蜀地业延伸出的农桑文化、丝绸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