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 篇 董狐直笔
  • 2 篇 太史公
  • 2 篇 害相思
  • 2 篇 月有阴晴圆缺
  • 2 篇 宏大叙事
  • 2 篇 一笔不苟
  • 2 篇 人有悲欢离合
  • 2 篇 生死相许
  • 1 篇 人物传记
  • 1 篇 治史
  • 1 篇 典论
  • 1 篇 文人学士
  • 1 篇 旧时代
  • 1 篇 赵盾
  • 1 篇 董狐笔
  • 1 篇 党性修养
  • 1 篇 为五斗米折腰
  • 1 篇 史家之绝唱
  • 1 篇 上卿
  • 1 篇 奇异性

作者

  • 2 篇 刘醒龙
  • 1 篇 茆友林
  • 1 篇 芦笛
  • 1 篇 田也
  • 1 篇 tp
  • 1 篇 张冠城
  • 1 篇 李作媛
  • 1 篇 贾行宪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董狐直笔"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董狐直笔
收藏 引用
少年月刊 2024年 第2期 34-35页
作者: 李作媛 不详
公元前621年,普襄公死后,他的儿子普灵公继位。由宇当时普灵公尚宜年幼,便由忠心耿耿的相国赵盾代为执掌朝政。普灵公长大亲政后,十分昏庸残暴,致使民不聊生,国家祸乱不断。赵盾见后十分着急,亢次向普灵公进谏。可普灵公采但听采进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董狐直笔金不换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1989年 第6期 7-7页
作者: 张冠城
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是条“威武不能屈”的硬汉子。为了忠于职守,坚持正义,直笔修史,甘冒生命危险,被后人誉称为“董狐直笔”。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继承了董狐直笔修史的传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而成为“信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董狐直笔’与新闻
收藏 引用
新闻战线 1985年 第12期 11-11页
作者: 芦笛
典故“董狐直笔”是基于这样一段史实: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灵公,横征暴敛,穷奢极欲。他用强取豪夺来的民脂民膏修建了一座豪华的花园,并在花园里筑起高台,在台上以弹丸射人取乐。侍候他的人稍有不周,就要惨遭杀害。一次,他以熊掌不熟为由...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个人的史志--《江汉春风起》序
收藏 引用
民主 2023年 第4期 61-63页
作者: 刘醒龙 不详
人生不会消散。这话也有前提,必须是好人一生平安的人,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人,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人,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人,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人,是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人!换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他的遗作是世道人心的一种见证,是值得信任的
收藏 引用
国际人才交流 2023年 第6期 50-51页
作者: 刘醒龙 不详
人生不会消散。这话也有前提,必须是好人一生平安的人,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人,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人,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人,是“平生不会相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好奇之人 传奇之美——《史记》选材艺术一见
收藏 引用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年 第4期7卷 28-31页
作者: 贾行宪
聚材取事,最能体现一个写作者的眼力和见地,任何写实性作品乃至吏传文学都不可能有闻必录、据实直书,都有一个筛选材料的构思过程。《史记》的人物传记历来被认为是“考信”、“实录”的典范。其实,这只是司马迁取事的一个方面,甚至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采若云月--《左传》中的典故(三)
收藏 引用
当代学生 2022年 第18期 38-39页
作者: 田也 TP(图) 不详
董狐直笔,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斌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日:“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竞,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治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笔杆子”要挺直“腰杆子”
收藏 引用
秘书之友 1987年 第3期 9-9页
作者: 茆友林
人们习惯地称写文章的人为“笔杆子”。我有一位朋友在某单位当秘书,属于“笔杆子”一类。他曾私下给我说,他经常违心地写一些拼凑拔高的表面文章。我劝他对这类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撰写或者干脆不写,他却为难地说:“领导吩咐了,不照办...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