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艺术学
    • 12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7 篇 文学
    • 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38 篇 艺术知觉
  • 5 篇 艺术家
  • 3 篇 心理定势
  • 3 篇 艺术创作
  • 3 篇 作家
  • 3 篇 对象
  • 2 篇 苏珊·朗格
  • 2 篇 审美知觉
  • 2 篇 创造性
  • 2 篇 创作心理
  • 2 篇 格式塔心理学
  • 2 篇 文学创作
  • 2 篇 艺术作品
  • 2 篇 阿恩海姆
  • 2 篇 小说创作
  • 2 篇 超越性
  • 1 篇 文景之治
  • 1 篇 艺术感知
  • 1 篇 艺术表现
  • 1 篇 艺术

机构

  • 2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 1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广东广州市第65中...
  • 1 篇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1 篇 闽江学院
  • 1 篇 阜阳师范学院
  • 1 篇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淄博学院
  • 1 篇 景德镇陶瓷学院
  • 1 篇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
  • 1 篇 吉首大学
  • 1 篇 山西大学

作者

  • 2 篇 刘建萍
  • 2 篇 李满
  • 1 篇 洪瑞生
  • 1 篇 鹿炳君
  • 1 篇 黄海琴
  • 1 篇 金开诚
  • 1 篇 刘鑫
  • 1 篇 张中
  • 1 篇 喻宛婷
  • 1 篇 徐冰
  • 1 篇 何科丁
  • 1 篇 贺明
  • 1 篇 傅书华
  • 1 篇 何仲生
  • 1 篇 王雪柔
  • 1 篇 汤德良
  • 1 篇 石超
  • 1 篇 张继康
  • 1 篇 鲁枢元
  • 1 篇 张建永

语言

  • 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艺术知觉"
3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艺术感受的心理流程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16卷 22-25页
作者: 董小玉
文章认为感受是作家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具体阐述了作家艺术感受过程中先后经历的生理感觉、艺术知觉、审美表象三个心理阶段及各自的特点,指出艺术感受过程,正是创作主体在上述三个心理阶段的层递运演中心理功能的综合效应。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艺术视觉的能动性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3期45卷 7-11页
作者: 洪瑞生
艺术视觉的能动性洪瑞生艺术家需要进入艺术视觉状态,才能进入真正的创造。艺术视觉特征是个很大的课题,本文仅探讨其中的能动性问题。艺术视觉能动性的活动方式艺术视觉的能动性体现为主动的可塑的创造的和自由的视直觉。这一能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直觉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01年 第9期 48-50页
作者: 汤德良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
一直觉人人都有,而在从事艺术活动的人那里,这种直觉则发展为一种艺术直觉.人们出于认知目的对待某一事物,而艺术家则对其进行艺术感知,审美活动可看作是主体情感的外射,因而审美情感性是艺术直觉的第一特征.对于一棵植物,科学家对其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艺术美学的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1994年 第6期 42-46页
作者: 凌继尧 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见解,对艺术美学的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知觉”构成了艺术美学的基本框架,而艺术美学和艺术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研究方法具有自觉的美学性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空间叙事与形式知觉——中国现代写实性水彩画的创作主题与形式特征
收藏 引用
长江文艺 2021年 第2期 132-135页
作者: 邓颖虹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艺术设计系
著名学者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是表达人类的感情和生命的一种有意义的形式,而有关艺术形式的知觉则为表达这种情感,以及关涉生命的意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可以说,艺术知觉是一种与逻辑推理截然不同的情感直觉或思想觉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
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
收藏 引用
作者: 谭莉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可以称得上是迄今为止美学史上女性研究家中最为出色的一位。美国一位评论家说:“战后十年,在美国几乎没有一种艺术哲学比苏珊·朗格所阐述的理论占据更大的优势。”本文的题目之所以定为《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艺术感知与小说创作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 1987年 第5期 45-51页
作者: 陈望衡
艺术感知力(包括艺术感觉力和艺术知觉力)是艺术家最基本的能力。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真正的艺术家是以感觉见长的。”普列汉诺夫在谈到海涅的艺术才具时,将海涅“对于周围环境的特殊的敏感、特殊的强烈的感受性”作为他这样一个伟...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写作知觉知觉定势
收藏 引用
东疆学刊 1989年 第Z1期6卷 59-65页
作者: 张贵和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是感性认识的第二阶段,也是最后阶段。 知觉对于人有多种意义。首先它能帮助人在感性上把握外界和自身状况,以获得与外界的平衡。如有了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你在大街上行走,就能够判断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发为警世之音——关于《潼关怀古》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9年 第11期 44-45页
作者: 高其中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整合和失衡——兼谈文学批评的科学精神
收藏 引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3期19卷 44-47,86页
作者: 程捷
大凡文学史家作论,总要根据各自的价值标准对历史的和现实的作家作品逐一梳理筛选。若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赵树理及其作品大抵属于经得起爬剔而容不得忽视的一类。这不仅由于赵树理曾象鲁迅那样被普遍地认同为一种创作精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