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医学
    • 4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主题

  • 9 篇 细静脉
  • 6 篇 细动脉
  • 3 篇 毛细血管
  • 2 篇 红细胞聚集
  • 2 篇 微循环
  • 1 篇 抗炎镇痛
  • 1 篇 菜花型
  • 1 篇 微血管网络
  • 1 篇 局限性水肿
  • 1 篇 微循环紊乱
  • 1 篇 器官
  • 1 篇 持久性
  • 1 篇 实验研究
  • 1 篇 原发性
  • 1 篇 热板法
  • 1 篇 继发性
  • 1 篇 观察方法
  • 1 篇 促进微循环
  • 1 篇 皮肌炎
  • 1 篇 镜下观察

机构

  • 2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1 篇 靖江市人民医院
  • 1 篇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
  • 1 篇 湖北省药检所
  • 1 篇 河北省烧伤研究中...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1 篇 深圳市红十字会医...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 篇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

作者

  • 2 篇 黄绪亮
  • 2 篇 赵克森
  • 2 篇 朱佐江
  • 2 篇 吴坤莹
  • 1 篇 陈剑名
  • 1 篇 何其华
  • 1 篇 张庆富
  • 1 篇 何开勇
  • 1 篇 宋江曼
  • 1 篇 刘辉凤
  • 1 篇 郭淮莲
  • 1 篇 陈正耿
  • 1 篇 牛勇
  • 1 篇 程永红
  • 1 篇 刘屹球
  • 1 篇 高静
  • 1 篇 欧阳鸿
  • 1 篇 楠迪
  • 1 篇 梁建
  • 1 篇 沈光宇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细静脉"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动脉化静脉皮瓣微循环方式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年 第3期16卷 170-172页
作者: 陈剑名 梁建 陈正耿 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医院整形外科 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
目的 探讨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早期微循环主要方式。方法 选用 2 0只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实验组 (动脉化静脉皮瓣 )和对照组 (动脉皮瓣 ) ,每组各 10只。应用显微电视系统直接观察兔耳透明窗的方法 ,在放大10 0 0倍下研究动脉化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慢性脑缺血小鼠脑血管形态学变化的活体动态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 第2期10卷 107-112页
作者: 楠迪 郭淮莲 何其华 宋江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活体动态观察慢性脑缺血后小鼠脑血管形态学变化。方法 Tie2-GFP转基因小鼠7只,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结合右侧颈总动脉短暂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前(D0)和脑缺血后7 d(D7),利用颅窗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失血性休克时白胞附壁粘着机理
收藏 引用
微循环学杂志 1991年 第2期1卷 7-11页
作者: 赵克森 黄绪亮 吴坤莹 朱佐江 刘武汉 第一军医大学
用高倍显微电视放大技术,从胞流变学变化研究了休克时白胞附壁粘着的机理。查明失血性休克时骨骼肌细静脉中白胞附壁数增加13~20倍.它与壁切变率下降和流速减低密切相关。白胞附壁引起血管导数下降和流量减少。虎杖4号实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复方威灵仙镇痛膏主要药效学研究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年 第2期21卷 107-109页
作者: 欧阳鸿 程永红 牛勇 高静 何开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7医院 湖北武汉430012 湖北省药检所 湖北武汉430030
目的 研究复方威灵仙镇痛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炎法、扭体法、热板法及镜下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等常规实验方法研究该药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复方威灵仙镇痛膏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烧伤微循环
收藏 引用
中国微循环 1994年 第4期 221-223页
作者: 张庆富 河北省烧伤研究中心
烧伤和许多疾病一样,不论从局部还是远部组织和器官,均存在有明显的微循环改变。学者们近年来通过对烧伤后微循环的深入研究,为烧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三方面综述如下: 一、烧伤局部微循环的变化 烧伤深度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高压氧治疗对微循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交通医学 1995年 第2X期9卷 35-36页
作者: 沈光宇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为了研究高压氧治疗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我们选择了20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观察其在高压氧治疗前后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证明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机体的微循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微血管网络形态及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微循环 2009年 第3期13卷 219-222页
作者: 刘辉凤 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工程学院(原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江苏苏州215021
微血管的网络形态指器官中微血管的三维分布、排列样式,其中微血管包括动脉、分支毛血管、网状毛血管、集合毛血管、细静脉.为了便于观察研究,微血管的网络形态被归纳为八类:发夹型、树枝型、网囊型、丝球型、密网型、珊瑚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纳洛酮对重症不可逆性失血性休克微循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1985年 第2期 77-81页
作者: 赵克森 朱佐江 吴坤莹 黄绪亮 第一军医大学药理生理学教研室
用大鼠复制了重症不可逆性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建立了双摄象机同步录相法来观察血压和提肌微循环变化的关系。结果证明,在休克时,白胞嵌塞毛血管可能是输血治疗后微微循环不易恢复的原因之一。单纯给纳洛酮或单纯输血治疗效果均...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微波治疗毛血管扩张症25例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 第9期21卷 1089-1089页
作者: 刘屹球 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靖江214500
血管扩张症是近皮肤和粘膜表面的细静脉、毛血管和动脉呈持久性丝状、星状或网状扩张,压之褪色,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血管内皮胞及其支持组织病变可能与发病有关.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血管痣、血管角化瘤、遗传性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