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2 篇 法学
    • 59 篇 法学
    • 15 篇 民族学
    • 14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0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5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104 篇 神判
  • 9 篇 习惯法
  • 6 篇 人判
  • 4 篇
  • 4 篇 神明裁判
  • 4 篇 苗族
  • 4 篇 景颇族
  • 4 篇 纠纷解决
  • 3 篇 法文化
  • 3 篇 中国
  • 3 篇 瑶族
  • 3 篇 洪水
  • 3 篇 巫术
  • 3 篇 巫师
  • 3 篇 原始宗教
  • 3 篇 獬豸
  • 2 篇 先秦时期
  • 2 篇 财产纠纷
  • 2 篇 古代
  • 2 篇 讼争

机构

  • 8 篇 凯里学院
  • 8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5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5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3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2 篇 贵州民族学院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2 篇 扬州大学
  • 2 篇 云南大学
  • 2 篇 河池学院
  • 2 篇 吉首大学
  • 2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 篇 云南民族出版社
  • 1 篇 凉山教育学院
  • 1 篇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
  • 1 篇 甘肃省博物馆

作者

  • 5 篇 麻勇恒
  • 3 篇 徐晓光
  • 3 篇 汤芸
  • 3 篇 杜文忠
  • 2 篇 龙大轩
  • 2 篇 郑智
  • 2 篇 谢晖
  • 2 篇 徐昕
  • 2 篇 韦书觉
  • 2 篇 赵天宝
  • 2 篇 陈灵海
  • 2 篇 李瑾
  • 2 篇 蔡富莲
  • 2 篇 宣天
  • 1 篇 夏之乾
  • 1 篇 周湖勇
  • 1 篇 刘明扬
  • 1 篇 段亚菲
  • 1 篇 张竞文
  • 1 篇 夏晚臻

语言

  •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神判"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佤族习惯法中的明裁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2期 24-27页
作者: 张锡盛
明裁是假借的力量证明讼诉当事人有罪无罪的一种裁方法。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在《汉穆拉比法典》、《罗斯真理》中均有记载。西欧直至十二至十三世纪才废除了这种载方法,日本的一些地区在“大化革新”以前还存在,而我国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知识人与法律的原始形态——以巫和巫术与法律之关系为维度
中国知识人与法律的原始形态——以巫和巫术与法律之关系为维度
收藏 引用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三十一届年会
作者: 郑智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汉字法的钟鼎文为"灋",其中,"廌"为传说中助皋陶断狱的兽。由此牵引出皋陶士师身份的法律史上的考证,皋陶作为唐虞时代东夷族部落军政首领,兼作虞舜裁断司狱的刑官,而所用方法又有巫觋神判色彩。由此发现,巫觋和巫术对于早期中国的法...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会议 评论
《山海经》“其衣有血者乃执之”决疑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年 第4期 4-7页
作者: 张其昀 扬州大学文学院
《山海经.海内南经》所记孟涂听讼的故事中,决狱者仅凭"其衣有血"而执其人。其实,"其衣有血"是经"神判"理屈而被兽触伤所致。而表示"神判"的话语恰恰误脱,遂使经文在情理上产生疑窦。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侦察方法的发生机制
收藏 引用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1994年 第2期21卷 4-7,24页
作者: 李锡海 山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认真研究侦察方法发生的机制,对我们深刻理解侦察方法的水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侦察方法,让侦察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同行们指正。侦察方法是侦察主体为完成侦察任务或达到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法”与水的联想——从“灋”字从水谈起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年 第8期 4-6页
作者: 阿依古丽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81
"灋",从"水",含有公平、正直之义的内涵。上古洪水的传说以及治理洪水的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说明,洪水是直接导致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和法律的产生的原因。在治水害兴水利的斗争中,先民们衍生出对某种超自然力的崇拜。"法"字中的"水"则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法文化视角下仪式的价值探微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27卷 146-149页
作者: 朱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从古到今,仪式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诉讼裁等基本人类活动中,仪式都贯穿其中。通常仪式被定义为一种人类学现象,但笔者考察认为,仪式还具有一定的法文化价值。即:仪式具有社会控制的性质和能力;仪式能够解决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证过程中论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 1993年 第1期 198-199页
作者: 冯象 北京大学英语系
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作者在一篇学术论文中为读者展现的,应该是一个思辩的论证过程。这一过程技术上的关键一环,在于组织论据。因为不管问题多么复杂,论点多么高明,结论多么美妙,读者最终要作者交代的.是他“自圆其说”的依据何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寓意奇妙、浑然天成——漫谈傣语“”、“衣”等同
收藏 引用
云南学术探索 1993年 第6期 51-52页
作者: 朱德普 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和“衣服”,怎么等同呢?然而在傣语里,两者不仅意相通,而且还是一个同音词。 傣语称“”,译音为“色”;人穿的衣服,译音也是“色”(se。衣穿人身,御寒保暖,护人肌肤。在傣胞观念中,只要如期祭之,献媚于,取悦于,那么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十七)
收藏 引用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 第5期 71-71页
作者: 谢晖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幽微之处渐透现代司法之光
收藏 引用
江淮法治 2016年 第18期 61-61页
作者: 林颐
亨利·查尔斯·李(1825-190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1903年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欧洲中世纪历史方面的专家,尤其精通社会制度、法律和宗教史。其代表作有《迷信与暴力》、《中世纪宗教裁史》以及《西班牙宗教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