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9 篇 期刊文献
  • 48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9 篇 法学
    • 141 篇 法学
    • 17 篇 政治学
    • 14 篇 社会学
    • 13 篇 民族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公安学
  • 158 篇 哲学
    • 158 篇 哲学
  • 92 篇 历史学
    • 73 篇 中国史
    • 18 篇 世界史
    • 8 篇 考古学
  • 77 篇 文学
    • 6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0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7 篇 教育学
    • 26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9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13 篇 工学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9 篇 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2 篇 美术学
  • 8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540 篇 礼法
  • 76 篇 荀子
  • 22 篇 儒家
  • 17 篇 孔子
  • 14 篇 中国
  • 14 篇
  • 13 篇 法治
  • 12 篇
  • 12 篇 制度
  • 11 篇 自然
  • 9 篇 婚姻
  • 9 篇 礼义
  • 9 篇 君子
  • 9 篇 礼治
  • 8 篇 隆礼重法
  • 8 篇 法律
  • 7 篇 性恶
  • 7 篇 孟子
  • 7 篇 刑法
  • 7 篇 儒家思想

机构

  • 2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7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14 篇 北京大学
  • 12 篇 扬州大学
  • 9 篇 山东大学
  • 8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7 篇 吉林大学
  • 7 篇 武汉大学
  • 7 篇 山西大学
  • 6 篇 同济大学
  • 6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安徽大学
  • 5 篇 郑州大学
  • 5 篇 重庆大学
  • 5 篇 河南大学

作者

  • 13 篇 王永平
  • 7 篇 彭卫民
  • 5 篇 任锋
  • 5 篇 俞荣根
  • 4 篇 胡启勇
  • 3 篇 黄文艺
  • 3 篇 朱晓红
  • 3 篇 胡健
  • 3 篇 喻中
  • 3 篇 沈玮玮
  • 2 篇 刘玮
  • 2 篇 赵晓耕
  • 2 篇 王华山
  • 2 篇 梁满仓
  • 2 篇 铁坑
  • 2 篇 谌祥勇
  • 2 篇 李迎丰
  • 2 篇 彭林
  • 2 篇 周磊
  • 2 篇 梁治平

语言

  • 5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礼法"
5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酒与礼法之争——汉代酒精神的演变脉络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20年 第10期 1-11,281页
作者: 贡华南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上海200241
刘邦近酒徒而远儒生,爱饮酒却不喜章法。英雄之饮中的酒天马行空、决断排难而无往不克。汉初饮酒无尊卑礼数,完全随顺己意,往往导致秩序紊乱。武帝依据《六经》展开"礼教",将饮酒纳入繁冗的礼仪之中。以礼饮酒,不仅规定了酒、酒器的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荀子的礼法学说
收藏 引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5期31卷 33-47页
作者: 喻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70
在荀学诸范畴中,礼居于核心地位,甚至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从法理学的立场上看,作为儒家传人的荀子还特别突出了法的地位。因此,荀子法理学的核心范畴是礼与法,荀子的法理学可以概括为礼法学说。荀子强调隆礼,表明他有传承儒家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儒家“道德个人主义”是否可能——略评“心性论礼法学”的政治哲学建构
收藏 引用
学术界 2017年 第1期 104-112页
作者: 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100
当代中国的法哲学与法学,基本上是西方舶来品;在司法理论与实践中,中华法系的法哲学与法学可谓荡然无存。所以,应当重建中国的法哲学,即建构现代性的中国法哲学。宋大琦的《明儒礼法学的心性论基础及其现代启示》是重建中国法哲学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礼法”探原
收藏 引用
清华法学 2015年 第1期9卷 81-116页
作者: 梁治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本文由"礼法"一词在古代经籍和史乘中的基本用法入手,进而对古代礼、法观念的渊源和流变,尤其是二者关系的演变,.予以系统的梳理和说明,借以展示古代中国人的秩序观、法律观,以及传统的秩序观和法律观在近代经历的挑战和变迁。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礼法到政法——传统与现代中国法的结构与哲学及改造提升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年 第4期24卷 155-166页
作者: 张中秋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用法文化的视野和法哲学的方法,能够深入探讨,从礼法到政法的传承与变迁中,传统与现代中国法的结构与哲学及其改造提升问题。传统中国法的结构是礼法结构,其哲学是道德哲学,其背后的世界观是道或者说是阴阳统一的世界观;现代中国法的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治权视域下礼法的结构性危机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33卷 126-135页
作者: 王晨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智慧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传统关于“礼法”的论述构建了“法律儒家化”线性史观,屏蔽了对治权结构的分析。礼法的实质在于古代国家财政效能无力负担对个体的全面管控,故让渡部分隐性治权给父家长。而随清后期人口增殖与流动加剧、经济纠纷等基层司法冗杂化,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仁政理想与礼法并施的冲突与融合——孟子与荀子刑法思想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法学评论 2001年 第3期19卷 124-131页
作者: 刘柱彬 <法学评论>编辑部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是全方位的 ,又是深层次的。从秦汉至明清 ,无论朝代如何更递 ,中国社会的性质、政治结构、法律体系都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这种社会的超稳定系统的存在不得不归结为作为宗教精神般的儒家思想深深地植根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城邦中的自然与礼法——《安提戈涅》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22卷 80-86,100页
作者: 孙磊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200092
自然与礼法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重要主题。古希腊悲剧是描述城邦中自然与礼法冲突的典范。本文试图以《安提戈涅》为例,在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实践哲学解读的基础上,从城邦立法与政治智慧的角度,重新审视如何处理城邦中自然与礼法的冲突。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传统礼法关系的一个新解释——以朱熹“天理民彝”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1期 120-130,171页
作者: 彭卫民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091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 重庆408100
"天理民彝"是程朱理学在讨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礼法)体系时确立的一个元命题。朱熹认为,圣人因"天理"而制定的规则、确立的秩序,皆可谓之"彝"。"民彝"与礼法是"天理"与"节文"的关系。人有"仁义礼智"四端之性,也就相应有"德礼法刑"所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礼法互补与礼仪教育
收藏 引用
探索 1999年 第5期 42-43+45页
作者: 王丽雅 浙江工程学院!310033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