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第二大量营养元素,磷肥当季利用率低是制约农业发展,增加环境风险的主要制约因素。过量和不合理施用磷肥,造成了农田土壤磷大量累积和磷肥资源的浪费,而磷矿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多种途径合理有效利用磷肥资源和提高磷肥利用率对于指导合理施用磷肥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关中地区存在农田磷素大量累积、磷肥利用率低和土壤磷素淋溶风险高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田间试验研究了高磷土壤农田“冬小麦—夏玉米”的作物体系下,磷肥用量和磷肥品种对作物产量、磷效率和土壤磷库的影响。磷肥用量试验在氮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单季作物设置0、30、60、90、120 kg PO·hm等5个磷肥水平;磷肥品种试验在氮磷肥用量一致基础上,设置不施磷(CK)、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CM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25%钙镁磷肥+75%过磷酸钙(25%CMP+75%SSP)、50%钙镁磷肥+50%过磷酸钙(50%CMP+50%SSP)、75%钙镁磷肥+25%过磷酸钙(75%CMP+25%SSP)等8个处理。分别于2017~2019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取样,作物收获期测定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籽粒和秸秆磷含量,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Ca Cl-P)和微生物量磷(SMBP)等。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高磷塿土上,不同施磷量下4季作物总籽粒产量(33748~34993 kg·hm)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累积利用率、偏生产力和产投比显著(P磷肥可以显著提高SMBP含量,但单季施磷高于60 kg PO·hm后,SMBP含量不再继续增加。单季施磷量为60kg PO·hm时,玉米季土壤处于表观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为7.1 kg P·hm,小麦季土壤处于亏缺状态,平均亏缺量为6.9 kg P·hm,2年累计盈余0.3 kg P·hm,最接近于平衡。玉米季CMP和MAP的磷累积利用率优于DAP和SSP,小麦季SSP的累积利用率最高。玉米季磷累积利用率与CMP所占比例呈正比,小麦季则相反。无论玉米季还是小麦季,施用水溶性磷肥(SSP>MAP>DAP)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高于枸溶性磷肥(CMP),且显著高于CK。不施磷处理(CK)的土壤2年的累积磷亏缺量为118.7 kg P·hm,而施磷处理均表现为盈余,且显著高于CK,其中SSP处理的表观平衡最接近“0”。土壤表观盈余与周年磷肥(PO)投入量和土壤速效磷变化量均呈线性正相关(P磷肥为主要磷源,周年施磷量为120kg PO·hm。既可以保证作物籽粒产量,同时可以避免耗竭并维持土壤供磷水平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达到节约磷肥资源、降低种植成本以及减少水体富营养风险的目的。本结论仅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还需进一步延长田间验证时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