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19 篇 破体为文
  • 4 篇 欧阳修
  • 4 篇 苏轼
  • 3 篇 散文化
  • 2 篇 一代文学之胜
  • 2 篇 雅俗
  • 2 篇 骈文
  • 2 篇 书卷气息
  • 2 篇 形式相连
  • 2 篇 体兼众妙
  • 2 篇 “以诗为词”
  • 2 篇 以诗为词
  • 2 篇 “以文为诗”
  • 1 篇 诗书一体
  • 1 篇 别情诗
  • 1 篇 文备众体
  • 1 篇 中唐时期
  • 1 篇 柳宗元
  • 1 篇 su shi
  • 1 篇 李颀

机构

  • 3 篇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青岛大学
  • 1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1 篇 广西钦州学院
  • 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 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

  • 3 篇 蔡业共
  • 2 篇 王水照
  • 2 篇 司新丽
  • 1 篇 赵希希
  • 1 篇 李蓉
  • 1 篇 杨庆存
  • 1 篇 刘怀荣
  • 1 篇 刘海燕
  • 1 篇 马宜军
  • 1 篇 许瑶丽
  • 1 篇 吴振华
  • 1 篇 刘春霞
  • 1 篇 周亮
  • 1 篇 盛佳
  • 1 篇 李爱贤
  • 1 篇 郑倩茹
  • 1 篇 苑秀丽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破体为文"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宋代程互通与“破体为文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 第1期 202-207页
作者: 许瑶丽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宋代科场的程互通现象极普遍,某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据之以去取的科目往往对其它科目形成强大辐射性影响,使得其它科目产生与主导科目趋同的情况。同时,这些占主导地位的对科场以外的也形成强大的影响,如北宋前中期,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破体为文”与别情诗的新突——以李颀《送陈章甫》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35卷 108-111页
作者: 刘怀荣 苑秀丽 青岛大学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先秦时代祭祀道神的祖道仪式是别情诗的早期化母,受早期祖道化的影响,这类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抒情模式。唐以前的别情学,大都现了这一特点。李颀《送陈章甫》一诗,不仅所抒写的别情突了"有别必怨"的传统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破体为文备众——东坡杂录题跋探析
收藏 引用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 第6期32卷 93-95页
作者: 李蓉 安徽师范大学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题跋革新的最大推动力量,苏轼最先将杂录题材引入题跋创作实践,融会贯通游记、史书、传记、小说、经等多种风格,形成了受各类综合影响而出现的备众的新题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苏轼创作中“破体为文”的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 第1期 69-88页
作者: 吴振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院
中国古代学史上存在'尊'和''两类作家,他们的创作给学史带来各具风采的景观。前者'尊',意在维护某种的本色,要求创作该类章遵守传统规范的基本品格或风格;后者'',追求的新变,要求打各类之间的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论黄宗羲墓志铭“破体为文”现象
收藏 引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 第4期30卷 80-83页
作者: 李爱贤 兰州大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20
黄宗羲打墓志铭四言铭的固定句式,在铭语中大量使用虚词;改变墓志铭固定的写作程式;在具的写作中运用了议论、抒情等手法;一改前人称美不称恶的写作例;在记叙墓主生前事迹的同时加入了对自我的强烈观照。这些"破体为文"的做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代学家对“破体为文”的积极探索
收藏 引用
汉字 2019年 第10期 80-82页
作者: 赵希希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710043
宋代学的繁荣是中国古代学发展长河中一个值得瞩目的现象,它承隋唐启明清,创新发展,融会贯通。宋代学家重视突固有"本色",打界限。本对宋代学家"破体为文"创作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宋代意识的表现、形成原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苏轼“诗书一”观:内涵、机理与成因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2期47卷 96-104页
作者: 司新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化与传播学院 北京100070
苏轼将诗书画引向深度结合,“诗不能尽,溢而书,变而画,皆诗之余”是苏轼“诗书一”观的核心表达,其内涵是以“德”灵魂,以诗意统领的综合艺术论。破体为文兼众妙、形式相连、书卷气息构成了苏轼不同、书之间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苏轼“诗书一”观:内涵、机理与成因
收藏 引用
中国古代、近代学研究 2024年 第7期
作者: 司新丽
苏轼将诗书画引向深度结合,“诗不能尽,溢而书,变而画,皆诗之余”是苏轼“诗书一”观的核心表达,其内涵是以“德”灵魂,以诗意统领的综合艺术论。破体为文兼众妙、形式相连、书卷气息构成了苏轼不同、书之间...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论欧阳修道观的生成创构与化实践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3期36卷 126-133,208页
作者: 郑倩茹 杨庆存 上海交通大学人学院 上海200240
道观是决定创作境界、引领学风建设的关键。欧阳修与道俱、道胜至、不空言的道观,引导了宋代学创作与化建设,推动了"古运动"健康发展。这既与北宋前期学环境与化语境息息相关,又与个人化资本与"斯自任"使命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赋相参乃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4期40卷 117-119页
作者: 周亮 复旦大学中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