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6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报纸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3 篇 哲学
    • 103 篇 哲学
  • 48 篇 文学
    • 4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30 篇 历史学
    • 26 篇 中国史
    • 16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10 篇 艺术学
    • 9 篇 美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6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工学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89 篇 白玉蟾
  • 36 篇 道教
  • 20 篇 南宗
  • 11 篇 道教南宗
  • 11 篇 张伯端
  • 10 篇 武夷山
  • 9 篇 雷法
  • 9 篇 内丹
  • 8 篇 海南
  • 8 篇 金丹派南宗
  • 6 篇 道士
  • 6 篇 南丽湖
  • 6 篇 宋代
  • 6 篇 金丹派
  • 6 篇 道教史
  • 5 篇 生平事迹
  • 5 篇 南宋
  • 5 篇 文笔
  • 5 篇 张三丰
  • 5 篇 内丹学

机构

  • 26 篇 四川大学
  • 11 篇 海南大学
  • 6 篇 厦门大学
  • 5 篇 武夷学院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 4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3 篇 江西财经大学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海南师范大学
  • 2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2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中国美术学院
  • 2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作者

  • 10 篇 盖建民
  • 7 篇 刘亮
  • 5 篇 方宝璋
  • 5 篇 兰宗荣
  • 4 篇 詹石窗
  • 4 篇 黄永锋
  • 3 篇 陈进国
  • 2 篇 安华涛
  • 2 篇 宋霞
  • 2 篇 张泽洪
  • 2 篇 逄礼文
  • 2 篇 范靖宜
  • 2 篇 李英华
  • 2 篇 段淼
  • 2 篇 许伟
  • 2 篇 冯焕珍
  • 2 篇 朱天曙
  • 2 篇 徐莹
  • 2 篇 曾召南
  • 2 篇 王毅力

语言

  • 1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白玉蟾"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白玉蟾“画通仙道”的绘画思想——基于其山水画论与道教思想意涵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6期 226-234页
作者: 罗惠文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白玉蟾画论体现了他对绘画与道教关系的理解,在他的知识结构中,绘画的最终旨趣与金丹修仙之道相互融通。在他的画史建构中,各种绘画门类都有画之仙者。画之仙者,能体诸造化,人与造化相感而最终显现于绘画之中。白玉蟾论画既承续了...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宗派、制度与仪式:白玉蟾的禅宗文体书写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24年 第2期 39-46页
作者: 戚昊 西北大学文学院
白玉蟾对禅宗文体加以改造或重塑,以适用于道教情感理念的表达。这些文体基本都具有现实的宗教应用功能,如以祖师赞来建构宗派谱系、调和与天师道的关系;以疏文来募化集资、兴修宫观、购置度牒,延请高道出山住持;以升堂文、普说文、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白玉蟾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1983年 第2期 50-50页
作者: 曾召南
(1194—1229) 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岛琼山)。幼举童子科,因“任侠杀人,亡命之武夷”。师事陈楠,学内丹,并相从浪游各地;至陈楠死后,复盘桓于罗...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交友考论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15年 第3期 104-114页
作者: 方宝璋 于洪涛 江西财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宋著名道教人物白玉蟾交往的朋友大致主要有五类:其一人数最多的是道士,其中他与道门弟子在福州建立了"靖"的道教组织,表明直到南宋白玉蟾时,金丹派南宗才有了自己的教团组织。其二是各级官吏,尤其是他与一些官职较高、地方世家大族...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多重性考论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18年 第2期 83-96页
作者: 于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白玉蟾一生具有明显的多重性。一是其道教思想的多重性:他贯通道儒佛三教,但也清醒地看到,三教终归有其本质上的不同;既主张修道主静、回归自然,又主张世俗修道等思想;既感叹人生短暂,又提出长生久视、天地一体;二是其传道方式的多重性...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金丹派南宗戒律文献初考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6期 23-28,60页
作者: 盖建民 四川大学"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 四川成都610064
白玉蟾创立的金丹派南宗不但在宗教队伍人员上有相当的规模,而且还有自己固定的宗教修行场所,有严密的宗教组织制度和宗教戒律。南宗的戒律制度,其完善成熟的标志体现在白玉蟾制定的《道法九要》中。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活动区域考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12年 第6期 67-75页
作者: 黄永锋 方宝璋 厦门大学哲学系 江西财经大学
南宋著名道教人物白玉蟾一生为求仙求师访道传道,云游四方,其活动区域以江西、福建为中心,足迹涉及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广西、江苏等地。白氏的游历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其活动区域受到当时这一地区道教文化、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朱熹理学关系新考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2期43卷 45-55,160页
作者: 盖建民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4
儒释道三教关系历来是道教各派必须认真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在经历了激烈的三教争雄格局之后,宋代三教关系明显不同于六朝和隋唐,三教融通的观念渐强,为越来越多的三教人士所认可,道教金丹派南宗"教分为三,道乃归一"的三教观就反映了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生卒年新证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13年 第3期 70-80页
作者: 刘亮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学界已有对白玉蟾生卒年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材料是明代的"臞仙本"《白玉蟾集》中署名彭耜的《海琼玉先生事实》及清代彭翥《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等序文。但经考证可以发现,《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是彭翥在《神仙通鉴》、《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与天师道关系新探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4期28卷 103-111页
作者: 盖建民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4
金丹派南宗与南方的符箓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箓"的修行方面,而且集中体现于南宗宗教制度、科仪教规、人员交往和道脉传承上:南宗传教制度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制度,白玉蟾师徒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