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4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 篇 文学
    • 3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主题

  • 40 篇 王嗣奭
  • 14 篇 《杜臆》
  • 13 篇 杜甫
  • 5 篇 《杜诗详注》
  • 5 篇 杜甫诗
  • 5 篇 仇兆鳌
  • 3 篇 浦起龙
  • 3 篇 杜诗
  • 2 篇 注本
  • 2 篇 严武
  • 2 篇 沉郁顿挫
  • 2 篇 题画诗
  • 2 篇 唐诗
  • 2 篇 元气淋漓
  • 2 篇 朱鹤龄
  • 2 篇 诗圣
  • 2 篇 老杜
  • 2 篇 杜工部
  • 2 篇 杨伦
  • 2 篇 《读杜心解》

机构

  • 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山东淄博博山教师...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江苏大学
  • 1 篇 湖南省道县计生委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华女子学院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保定学院
  • 1 篇 山东临朐第一中学
  • 1 篇 《山东通信技术》
  • 1 篇 南京大学文学院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1 篇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
  • 1 篇 平顶山学院

作者

  • 3 篇 杨海健
  • 3 篇 陶瑞芝
  • 2 篇 于溯
  • 2 篇 莫砺锋
  • 1 篇 于颖
  • 1 篇 冯乾
  • 1 篇 罗浩刚
  • 1 篇 邓绍基
  • 1 篇 陈道贵
  • 1 篇 查金萍
  • 1 篇 柯力萍
  • 1 篇 郭锦华
  • 1 篇 程章灿
  • 1 篇 周维扬
  • 1 篇 董利伟
  • 1 篇 李茂增
  • 1 篇 许世荣
  • 1 篇 袁海锋
  • 1 篇 李金坤
  • 1 篇 李君

语言

  • 4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王嗣奭"
40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此中有情的真意,欲辨莫忘言的隐喻——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隐喻描写与抒情逻辑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 2019年 第31期 58-60页
作者: 袁海锋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称《茅屋》)是杜甫寓居成都时的作品,被编选在统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历代方家对此诗多有评点,有赞其布局之妙者:"‘呜呼’一转,固是曲终馀意,亦是通篇大结"(王嗣奭《杜臆》)"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杜解二题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 1986年 第1期 59-61页
作者: 邓绍基 不详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王嗣奭释此诗云:“言来诗但悲早春,我有转添而更甚者,愁之伴客与老之随人,麾之不去,更可悲也。且早春何足悲,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杜甫联章组诗的整体性
收藏 引用
名作欣赏 2014年 第32期 101-102页
作者: 杨海健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联章组诗是杜甫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创作中,杜甫有意将联章组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经营、布置,使得整个组诗脉络贯通,犹如一篇。然而直至明末清初,杜甫联章组诗这一整体性结构特征,才被杜诗专家王嗣奭所认识,并在其《杜臆》中首次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落英”如何“缤纷”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 2018年 第17期 127-128页
作者: 李茂增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510006
彬彬教授收在文集《并未远去的背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中的文章《1949,柳亚子的'狂奴故态'与'英雄末路'》,论及毛泽东1949年4月29日的诗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系年考辨
收藏 引用
杜甫研究学刊 1993年 第2期 47-49页
作者: 陶瑞芝 不详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是被明王嗣奭称为“无声泣血,伤已而并忧世”的一首七古诗。①作于哪一年?注家聚讼纷纭。宋梁权道订为上元二年成都作,②因为他把咸、华二字作为成、华二字。而“成”即成都,“华”即华阳。宋黄鹤颇以之为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怎样读杜甫诗
收藏 引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6年 第1期 21-25页
作者: 莫砺锋
杜甫无疑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当你翻开任何一本今人所选的唐诗选本或古代诗歌选本,杜甫的作品肯定是赫然在目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已经读过一些古代诗歌,里面多半已经包括若干首杜诗在内。本文想谈的是,如果你想要比较深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荔枝为什么侧生?
收藏 引用
古典文学知识 2010年 第6期 117-121页
作者: 于溯 程章灿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个明代州官的“洗冤录”  B04
收藏 引用
宁波日报
作者: 顾玮 吴央央
主讲人名片屠建达,文献学硕士,天一阁博物院典藏研究部馆员,研究方向为版本目录学、书籍史及明代思想史。撰有天一阁馆藏文献题跋多篇、《天一阁藏明人文集珍本书录》(合著在编)等。目前负责主编《天一阁文丛》。杜甫的“粉丝” ...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报纸 评论
品《月夜》,学鉴赏
收藏 引用
中学时代 2012年 第9期 43-43页
作者: 郑成波 李君 刘洪玉 山东临朐第一中学
【原文】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赏析】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杜甫携家逃到鄜州的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离家单身投...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读书莫忘读注解
收藏 引用
应用写作 2001年 第1期 64-64页
作者: 叶领贤 湖南省道县计生委
我们读书,特别是读文史方面的书籍,常常会碰到大量的注解,它是我们与作者进行交流的桥梁。我曾发表过《汉代的婚姻四礼》一文,该文是我从东汉末年建安时代的民间诗人所作的《孔雀东南飞》的诗篇里,凭借课文中的注解及诗前的小序,理解、...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