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7 篇 期刊文献
  • 36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61 篇 历史学
    • 306 篇 考古学
    • 72 篇 中国史
  • 110 篇 文学
    • 10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5 篇 哲学
    • 74 篇 哲学
  • 49 篇 艺术学
    • 49 篇 美术学
  • 18 篇 法学
    • 9 篇 社会学
    • 5 篇 民族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15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7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工学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管理学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606 篇 楚简
  • 26 篇 郭店
  • 25 篇 战国
  • 22 篇 考释
  • 22 篇 秦简
  • 20 篇 竹简
  • 18 篇 《老子》
  • 17 篇 古文字
  • 16 篇 《缁衣》
  • 15 篇 儒家
  • 15 篇 上博简
  • 14 篇 帛书
  • 13 篇 出土文献
  • 13 篇 楚墓
  • 13 篇 汉简
  • 13 篇 楚文化
  • 12 篇 上海博物馆
  • 12 篇 清华简
  • 12 篇 周易
  • 11 篇 楚文字

机构

  • 46 篇 武汉大学
  • 31 篇 清华大学
  • 23 篇 安徽大学
  • 2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7 篇 吉林大学
  • 17 篇 中山大学
  • 1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9 篇 山东大学
  • 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 篇 长江大学
  • 8 篇 湖南大学
  • 8 篇 西南大学
  • 8 篇 北京教育学院
  • 8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郑州大学
  • 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5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5 篇 重庆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23 篇 廖名春
  • 10 篇 郭静云
  • 9 篇 庞朴
  • 8 篇 连劭名
  • 8 篇 杨华
  • 8 篇 张峰
  • 7 篇 李学勤
  • 7 篇 刘国胜
  • 7 篇 何有祖
  • 7 篇 俞绍宏
  • 7 篇 范常喜
  • 7 篇 高华平
  • 6 篇 禤健聪
  • 6 篇 徐文武
  • 5 篇 蒋德平
  • 5 篇 刘志基
  • 5 篇 杨宋锋
  • 5 篇 黄德宽
  • 5 篇 丁四新
  • 4 篇 于成龙

语言

  • 6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楚简"
60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与儒墨音乐思想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 第1期 44-51,M0003页
作者: 方建军 郑州大学 郑州450001 天津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涉及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和国礼乐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文为范戊答王所问,其间以白玉为譬喻、以音乐事例向王进谏。与传世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可知,范戊主张维护传统礼乐等级制度,按个人身份地位享用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三德》里的■、■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22年 第3期42卷 1-5页
作者: 程邦雄 徐清清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武汉430074
上博楚简《三德》里有“■”、“■”两个形体,过去释读为“没”字,不为定论。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上下文语境、句式语法、语义搭配、字词关系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和梳理,提出这两个形体应释读为“免”字。从楚简文字系统、形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拾零四则
收藏 引用
江汉考古 2022年 第2期 138-139,137页
作者: 朱晓雪 华侨大学文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
天星观楚简中所载卜筮工具“■”应释作“■蓍”,读为“黯蓍”,指一种黑色的蓍草。望山1号墓19号中“■”可读为“广荝”,指一种较宽的蓍草。包山231号■字可释为“■”,读为“■”;256号记载的“■”应即马王堆汉墓遣策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墨迹书风生成与书法史的再审视——兼谈《战国楚简书风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23年 第11期 197-198页
作者: 王子微 南京艺术学院
帛书法研究目前正向学理性和实践性层面双向拓展,朱友舟教授新著《战国楚简书风研究》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比较相结合的层深式、循环式结构和跨学科视野,为多维度探赜楚简墨迹书风生成理路以及由“技”入“道”地阐扬上古书写精神指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战国楚简“耕”字的构形演变及隶定标准探讨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 第1期51卷 150-156页
作者: 刘凯先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广东广州510275
战国帛著录书和工具书中,常用"耒""力""■"等作为楚简"耕"字中"争"形构件的隶定字。通过考察这些构形的演变序列,可以发现"耒"和"力"两个构件不存在通用的情况,构形中的"力"与"争"因"爪"形的增减成为同形构件。楚简"耕"字的右旁应隶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战国楚简所见人犬祭礼俗初论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 2023年 第5期 70-77页
作者: 马萧林 刘丁辉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博物院
包山、新蔡等战国楚简材料的陆续公布和研究,使研究者认识到在文化中存在着以犬为祭牲的礼俗。通过对楚简所见有关犬祭辞例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对文化犬祭礼俗的内涵与方式进行了解读。商代已有以犬牲祭路和祀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字补释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21年 第1期41卷 86-90页
作者: 俞绍宏 宋丽璇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郑州450001
学者或以为楚简中"■"字从"■"得声。然现有的出土文字材料无法证明字形"■"的产生早于字形"■","■"为"■"声旁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的省体。"■"有可能是表干犯义的"閒"字的系异体。《说文》"閒"字古文"■"为"■"之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韵文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 2021年 第3期 108-115页
作者: 何家兴 济南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250022
韵文是考察文学起源和传播、雅俗离合、韵散互动的重要视角。楚简包含丰富韵文,具有一些独特的韵式和韵例。有些可与传世文献对读,呈现早期韵文发展的真实面貌。楚简韵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篇韵文,二是韵文片段。立足于文本的功用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
收藏 引用
书法 2016年 第1期 175+1-32页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楚简“绝”“继”考辨
收藏 引用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2年 第1期 77-88,281页
作者: 俞绍宏 孙振凯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361021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450001
《说文》以“■”为“绝”字古文,其来源于战国晋系中山王器■之类字形;又以反“■”之“■”为“继”字。与《说文》相反,帛中“■”为“绝”字,反“■”之“■”为“继”字,曾侯乙墓中多见的“■聂”可读作“麂摄”。战国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