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7 篇 新型现代性
  • 7 篇 旧式现代性
  • 3 篇 社会互构论
  • 2 篇 强弱双赢
  • 2 篇 社会学重建
  • 2 篇 现代性
  • 2 篇 社会和谐
  • 1 篇 产业化
  • 1 篇 宗教旅游
  • 1 篇 和谐社会
  • 1 篇 现代性转型
  • 1 篇 实践

机构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3 篇 郑杭生
  • 2 篇 杨敏
  • 1 篇 张永华
  • 1 篇 许宁
  • 1 篇 孙浩然
  • 1 篇 陈勇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旧式现代性"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现代性的新发展与社会互构的时代——社会互构导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之三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1期26卷 155-166页
作者: 杨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社会学系
提出了“社会互构论”———一种用世界眼光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刻画和阐释的社会学理论系统。分析了西方建构主义思潮的启示作用和基本缺陷 ,表明了社会互构论自身的特点 。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型现代性”社会学理论实践理路——对郑杭生“社会互构论”的初步阐释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 2006年 第3期 14-18页
作者: 张永华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100872
旧式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问题,造成了人对自然的压榨、人与社会的冲突。我们认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旧式现代性所指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新型现代性。因此,中国的社会实践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代性转型: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推力
收藏 引用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 第2期21卷 11-14页
作者: 陈勇 许宁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芜湖241008
中国目前处在转型关键期,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战略转向。旧式现代性的内在弊病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新型现代性的先进理念的落实则是根本的化解之策。和谐社会战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6期17卷 11-15,36页
作者: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100872
"社会更加和谐"符合那种不同于旧式现代性的新型现代性的要求;在为期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保持、推进社会进步势头的同时,用新型现代性眼光,把有步骤地解决过去20年积累的问题,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亦即不安全因素,放在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宗教旅游的历史形态与现代转型
收藏 引用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 第5期 73-78页
作者: 孙浩然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昆明650031
传统宗教旅游主要由宗教旅行和宗教游览组成,现代宗教旅游主要由宗教旅游产业和新型现代宗教旅游复合而成。旧式宗教旅游产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自然和人文景观,引发了许多社会弊端和问题,因此引导它向以新型现代性为指导的新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社会和谐
收藏 引用
社会学 2004年 第3期
作者: 郑杭生
“社会更加和谐”符合那种不同于旧式现代性的新型现代性的要求;在为期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保持、推进社会进步势头的同时,用新型现代性眼光,把有步骤地解决过去20年积累的问题,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亦即不安全因素...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社会互构论的提出
收藏 引用
社会学 2003年 第10期
作者: 郑杭生 杨敏
本文对旧式现代性的危机和新型现代性的崛起,及其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社会学的分裂传统和当代建构主义社会学的重建努力做了清理和评述。在对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的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的重大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