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主题

  • 6 篇 技术人造物
  • 1 篇 思维形式
  • 1 篇 弱势群体
  • 1 篇 可及性
  • 1 篇 休斯
  • 1 篇 技术设计
  • 1 篇 技术解释学
  • 1 篇 行动者网络
  • 1 篇 中吉乌铁路
  • 1 篇 正本
  • 1 篇 概念
  • 1 篇 社会效能
  • 1 篇 人的意志
  • 1 篇 方法论
  • 1 篇 地缘政治
  • 1 篇 整合研究
  • 1 篇 老人群体
  • 1 篇 组份
  • 1 篇 非均衡
  • 1 篇 抽象物

机构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新疆大学
  • 1 篇 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1 篇 柯文
  • 1 篇 李玉云
  • 1 篇 郝新鸿
  • 1 篇 杨开城
  • 1 篇 张涛甫
  • 1 篇 左璜
  • 1 篇 赵乐静
  • 1 篇 柯礼文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技术人造物"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技术人造物”的本质回归——论拉图尔对技术本质观的批判与重构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年 第6期30卷 41-47页
作者: 左璜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510631
已有关于技术人造物的本质认识主要存在客体和工具两种隐喻,始终囿于自然与社会、人与物的二元对立思维传统。基于反二元论的立场,拉图尔依托对现代性的批判与符号学思想,提出了技术人造物的行动者网络隐喻。立足行动者网络隐喻,拉图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 第8期 14-19页
作者: 杨开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100875
教育技术学研究面临着困境主要是研究方法论的困境。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所面临的困境则源于我们对教育技术这个研究对象的认识偏差。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这个定义体现了技术过程和技术结果的统一。对技术过程的改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铁路政治——对中吉乌铁路的技术社会学分析
收藏 引用
科学学研究 2016年 第7期34卷 977-984页
作者: 郝新鸿 柯文 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23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一体化铁路运输网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在传统的技术观中,铁路作为技术人造物可按其自身的逻辑标准在不同语境中复制与扩散。然而,中吉乌铁路建设的曲折过程却表明,作为技术人造物的铁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技术与社会的整合研究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1年 第5期 31-38页
作者: 柯礼文 南开大学哲学系副研究馆员
虽然与科学相比较,技术的历史更为久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而且对技术的历史学和哲学考察都已形成自己的传统,但它的社会学研究远不如科学社会学。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贝尔纳的《十九世纪科学与工...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技术设计的“道德教化”与“道德物化”功能
收藏 引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 第5期22卷 14-16页
作者: 李玉云 赵乐静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昆明650224
本文论述了技术设计的"道德教化"与"道德物化"功能,分析了实现相应"道德教化"的两条路径。重点阐释了当前学界相对忽视的"通过技术设计而使技术人造物本身具有直接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物化’功能"理论,并审慎指出了"道德物化"的内在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建立算法与社会之间的新平衡
收藏 引用
新华文摘 2023年 第13期 151-155页
作者: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引言算法作为一种“技术人造物”,是人的智性产物,铭刻人的意志和价值观;而人不是抽象物,人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均质地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因为技术的非均衡触达,单位社会关系是平衡的。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