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29 篇
期刊文献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30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13 篇
哲学
13 篇
哲学
10 篇
教育学
10 篇
教育学
3 篇
法学
2 篇
政治学
1 篇
社会学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2 篇
文学
2 篇
新闻传播学
2 篇
历史学
2 篇
中国史
1 篇
农学
1 篇
管理学
1 篇
公共管理
1 篇
艺术学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30 篇
意识的能动性
4 篇
人的意识
4 篇
意识能动性
4 篇
自我意识
4 篇
客观事物
3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篇
哲学基本问题
2 篇
实践活动
2 篇
培养
2 篇
自觉的能动性
2 篇
辩证法
2 篇
意识的能动作用
2 篇
物质世界
2 篇
意识活动
2 篇
唯物主义
2 篇
认识世界
2 篇
改造世界
1 篇
生产力的发展
1 篇
恩格斯
1 篇
物的能动性
机构
2 篇
长沙电力学院
1 篇
中央电大
1 篇
湖南省永州市第七...
1 篇
复旦大学
1 篇
山东成武县第二中...
1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1 篇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1 篇
新疆昌吉师范专科...
1 篇
南京大学
1 篇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
1 篇
南京审计学院
1 篇
中共新疆昌吉州委...
1 篇
吉林大学
1 篇
江苏苏州市教委教...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
1 篇
华南理工大学
1 篇
中原工学院
1 篇
五指山市海南省农...
1 篇
西南民族学院
1 篇
湖北省武汉市关山...
作者
2 篇
许第虎
1 篇
周春红
1 篇
王道君
1 篇
胡来章
1 篇
洋龙
1 篇
孙世明
1 篇
王一多
1 篇
谢倩
1 篇
李元曦
1 篇
朱兰芝
1 篇
朱丽萍
1 篇
李龙
1 篇
陈甜甜
1 篇
李本乾
1 篇
张雷平
1 篇
郭北艳
1 篇
李高增
1 篇
谢昌蓉
1 篇
隋都华
1 篇
周燕黎
语言
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
"主题词=意识的能动性"
共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我们应当在什么意义上认识
意识的能动性
——对传统唯物主义认识论证明的质疑
收藏
分享
引用
文史哲
2005年 第6期 124-129页
作者:
朱兰芝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山东济南250021
传统唯物主义对其“物质是第一
性
的,
意识
第二
性
的”的哲学基本观点从两个方面作了证明,即本体论证明和认识论证明。就认识论证明来说,除了同本体论证明一样犯有逻辑循环的错误以外,它还有不能正确解释所谓的
意识的能动性
的弊端,因而它...
详细信息
传统唯物主义对其“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第二性的”的哲学基本观点从两个方面作了证明,即本体论证明和认识论证明。就认识论证明来说,除了同本体论证明一样犯有逻辑循环的错误以外,它还有不能正确解释所谓的意识的能动性的弊端,因而它之所谓意识的“反作用”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也是不能成立的。意识具有远远超过传统唯物主义所估价的能动性也即它所谓的“反作用”,但是这种能动性之重大和重要,要在超越传统唯物主义所谓意识的“反作用”的新的哲学视野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
传统唯物主义
意识
物质
意识的能动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论“自由”与“意志自由”──关于“
意识的能动性
”与“意志自由”问题
收藏
分享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9期 41-44+159页
作者:
王一多
西南民族学院管理系!四川成都610041
“
意识的能动性
”是许多哲学家坚持意志自由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指出,
意识
并不像某些哲学家们想象的那样能够自由地左右我们的行为选择,人的
意识
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认识并不是可以任意改变的,而是受到各...
详细信息
“意识的能动性”是许多哲学家坚持意志自由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指出,意识并不像某些哲学家们想象的那样能够自由地左右我们的行为选择,人的意识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认识并不是可以任意改变的,而是受到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倾向和确定性。影响意识倾向性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主要有:1、事件同自我的相关性;2、个体的需要;3、个体的人生经历;4、个体的人格特征;5、个体的认识结构和能力。这几方面的因素在个体身上的交织与综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判断,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因此,在每一特定事件中,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相对确定了的,因而个体的行为选择就总是会被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的合力推向一个大体确定了的方向。因此,那种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轻易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
意识的能动性
自我
人格
认知结构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再谈
意识
能动性
的表现
收藏
分享
引用
实事求是
1998年 第3期 27-28页
作者:
王仲才
中共新疆昌吉州委党校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主观
能动性
”等同于“
意识的能动性
”吗——兼与杨年昌老师商榷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8年 第7期 35-35页
作者:
郭成振
山东成武县第二中学
“主观
能动性
”等同于“
意识的能动性
”吗——兼与杨年昌老师商榷■郭成振“主观
能动性
、
意识
能动性
、
意识
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关系如何?”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发表了杨年昌老师“哲学概念关系例释”...
详细信息
“主观能动性”等同于“意识的能动性”吗——兼与杨年昌老师商榷■郭成振“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关系如何?”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发表了杨年昌老师“哲学概念关系例释”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文章认为...
关键词:
意识的能动性
主观
能动
客观事物
改造世界
意识
能动性
反作用
认识世界
实践活动
自觉的
能动性
人的
意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论客体
能动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理论学刊
1996年 第5期 32-35页
作者:
孙世明
客体也有自身的
能动性
。本文从分析与“
能动
”处于同等程度上的“主动”、“自动”、“主导和决定”等相关概念进行相关
性
分析,并从主体受动
性
与客体
能动性
、主观
能动性
与客观
能动性
、自觉
能动性
和未觉
能动性
着手进行对应
性
分析,证明客...
详细信息
客体也有自身的能动性。本文从分析与“能动”处于同等程度上的“主动”、“自动”、“主导和决定”等相关概念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主体受动性与客体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和未觉能动性着手进行对应性分析,证明客体能动性的存在。本文还对物质世界中的不同层次的客体分别作了分析和考察,以凸现客体能动性的存在。本文还考释了客体能动性的各种表现形式:主体化、反主体化、作用与反作用及局部性存在,表征其客观性。
关键词:
意识的能动性
客体
能动性
论客
物的
能动性
主体
能动性
受动
性
人的
能动性
旧唯物主义
反主体化
作用者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意识
范畴新说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1998年 第3期 41-48页
作者:
许第虎
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理解的
意识
,从本质上说是指使主客体能达到统一的大脑运作,它不仅包括对外部客观过程和主体内部过程的反映,而且包括根据主体内部肉体与精神过程产生的要求对反映外部过程所得结果的改造。
意识
的
能动
...
详细信息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理解的意识,从本质上说是指使主客体能达到统一的大脑运作,它不仅包括对外部客观过程和主体内部过程的反映,而且包括根据主体内部肉体与精神过程产生的要求对反映外部过程所得结果的改造。意识的能动性,即意识对人为的外部物质过程(主体实践及其结果)的合目的的决定性,这种决定性实际上是意识所传递的特定外部过程自身运动规律对于其发展的自我规定性。它最集中地表现为科技意识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及其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即深刻地表述了科技意识的这种巨大的能动性质与作用力。
关键词:
物质过程
决定
性
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
外部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技
意识
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客观过程
生产过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新闻策划”的界定及
性
质
收藏
分享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0年 第4期25卷 48-50页
作者:
李本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0437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意识
的本质——对传统教科书的存疑
收藏
分享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S2期27卷 55-57页
作者:
谢昌蓉
新疆昌吉师范专科学校
关于
意识
的本质,传统观点将它概括为两句话:“
意识
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这样表述
意识
对于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自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把它作为
意识
的定义显然不够精确,而且也不能反映
意识
丰富...
详细信息
关于意识的本质,传统观点将它概括为两句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这样表述意识对于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自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把它作为意识的定义显然不够精确,而且也不能反映意识丰富的内涵,更不能把意识现象同动物的感...
关键词:
传统教科书
意识的能动性
自我
意识
意识
活动
物质世界
社会化的人
马克思
人的
意识
人脑
特殊本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论李斯的历史
意识
收藏
分享
引用
安徽史学
2014年 第4期 161-163页
作者:
张雷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李斯作为重要的历史政治人物,一直是史学家关注的对象。“历史
意识
”乃是人们在社会转型、裂变的过程中为其所思所行建立方向感和归宿感的理
性
活动,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看法、态度、情感、反思、感受等的综合。历史
意识
源于对家国命...
详细信息
李斯作为重要的历史政治人物,一直是史学家关注的对象。“历史意识”乃是人们在社会转型、裂变的过程中为其所思所行建立方向感和归宿感的理性活动,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看法、态度、情感、反思、感受等的综合。历史意识源于对家国命运的深刻了解与领悟,对有些历史人物而言,他虽然创造了历史业绩,但并不代表他具有领悟历史意识的能动性和驾驭历史意识的使命感。我们想从“历史意识”的视角出发,对李斯的历史功过再做全面、客观地评价,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
历史
意识
李斯
意识的能动性
政治人物
社会转型
历史人物
历史功过
史学家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试论
意识
在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过程中的作用
收藏
分享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1998年 第4期 75-76页
作者:
洋龙
谢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试论
意识
在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过程中的作用洋龙谢倩“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
性
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详细信息
试论意识在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过程中的作用洋龙谢倩“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正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
关键词:
国家起源
私有制
劳动形态
自我
意识
独立
意识
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意识
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3页
<<
<
1
2
3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