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99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3 篇 文学
    • 47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83 篇 教育学
    • 8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32 篇 艺术学
    • 2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美术学
    • 4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3 篇 法学
    • 5 篇 社会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民族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611 篇 悲凉
  • 34 篇 《故都的秋》
  • 30 篇 张爱玲
  • 29 篇 郁达夫
  • 20 篇 诗人
  • 18 篇 故事
  • 15 篇 小说
  • 15 篇 诗歌
  • 14 篇 生命
  • 14 篇 故乡
  • 13 篇 萧红
  • 13 篇 慷慨
  • 11 篇 人生
  • 10 篇 无奈
  • 10 篇 解读
  • 9 篇 鲁迅
  • 8 篇 英雄
  • 8 篇 意象
  • 8 篇
  • 8 篇 孤独

机构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5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5 篇 西南大学
  • 5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3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唐山师范学院
  • 2 篇 宁波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刘畅
  • 2 篇 七月半
  • 2 篇 常华
  • 2 篇 温新成
  • 2 篇 郎瑞萍
  • 2 篇 钟翠红
  • 2 篇 徐舟
  • 2 篇 冷满冰
  • 2 篇 胡志强
  • 2 篇 赵同宇
  • 2 篇 刘晓霞
  • 2 篇 许清清
  • 2 篇 叶会昌
  • 2 篇 周渝
  • 2 篇 寒郁
  • 2 篇 杨桦
  • 2 篇 王萍
  • 1 篇 姜源园
  • 1 篇 王爽爽
  • 1 篇 鱼蓝

语言

  • 6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悲凉"
6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悲凉
收藏 引用
诗刊 2015年 第24期 64-64页
作者: 张维
少年时 第一次看见马在瘦西湖的五亭桥边一匹被人拉着 做拍照道具的马它回头 温柔地看着桥头的石狮子久久凝视 坚决不肯前行它有多久没有看见亲人了啊那怕是石头的 梦里的主人用鞭子抽它 强拉着它这时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生命认同、文化认同与审美认同——《故都的秋》“悲凉说”献疑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 2024年 第8期 94-95页
作者: 徐磊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郁达夫《故都的秋》点明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三个特征。历来赏析文章对“清”“静”特点的阐释比较清晰,而对“悲凉”的阐释多是从景物描写中去理解和概括,深层原因有待我们更深入探究。从“生命认同”“文化认同”“审美认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悲凉之好与淡雅“享虐”——也品《故都的秋》的“悲凉之味”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 2014年 第5期 39-44页
作者: 汲安庆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重在写“秋味”。钱理群指出:秋味在开章第一段便被提出了,以后各段不断地重复(强调):“秋的味”,秋雨“下得有味”,文人写得“有味”,“秋的深味”,秋的“回味”……一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无所指归的文化悲凉——论《金瓶梅》的思想矛盾及主题的终极指向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1993年 第4期 106-116页
作者: 王彪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金瓶梅》是一部内容异常丰富,但又充满尖锐思想矛盾的奇书,不特作者的伦理观、道德观常与作品所见的人事相抵牾,即便是贯穿全书始终的哲学思想,亦颇多悖谬,混乱与矛盾之处随见。《金瓶梅》自身潜藏的深刻思想意义及作者本人深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化错动中的人生悲凉——《小城三月》的时空体形式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1年 第3期 69-72页
作者: 赵坤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沦陷空间中,流民生涯加上个人运命遭际,使萧红敏感于时空的转换。她擅长运用不同的时空体形式,完成作品的意义表述。巴赫金在《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中这样定义时空体: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悲凉与温情—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审美形态
悲凉与温情—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审美形态
收藏 引用
作者: 孙学美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对迟子建来说,悲凉是她挥之不去的生命本色,而温情则是她怀抱世界的信仰所在,二者共同构成了其小说创作的基本形态。而文学界在对迟子建作品进行研究时,更多地关注其作品中温情主义的一面,对蕴含其中的悲凉成分重视不够甚至于忽略不计...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郦亭藏书的艰辛与悲凉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05年 第9期 62-67页
作者: 朱元曙 南京梅园新村大悲巷13号南京梅园中学 210018
郦亭是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先生的藏书室号.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秋声悲凉
收藏 引用
长江文艺 2012年 第10期 122-131页
作者: 张永久 不详
1923年5月13日,李涵秋在扬州老家忽然病逝。消息传到沪上,文坛一片震惊。《快活林》副刊连篇累牍发表悼念文章,《半月》杂志出版纪念专号,为李涵秋送别。为之题词撰文的有袁大总统的二公子袁克文,还有文坛名宿毕倚虹、王西神、贡少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悲凉之美 生命之爱——再读《故都的秋》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2009年 第12期 17-19页
作者: 徐西前 赵文峰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郯城美澳学校
郁达夫之秋,是从他心灵的湖底,端视故都的秋景,在中国古典涉秋文化的意蕴中融合了个人真实独特的感受。简言之,是着了“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道不尽的人生悲凉——评方方《水在时间之下》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 2009年 第6期 135-139页
作者: 张德明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院
她说她叫水滴。一滴水很容易干掉,被太阳晒,被风吹,被空气不声不响消化。她说,结果我这滴水像是石头做的,埋在时间下面,就是不干。她还说,如果这世界是污秽的,我这滴水就是最干净的,如果这世界是洁净的,这滴水就是最肮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