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3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2 篇 医学
    • 168 篇 中医学
    • 119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41 篇 心下痞
  • 106 篇 痞满
  • 43 篇 《伤寒论》
  • 42 篇 半夏泻心汤
  • 19 篇 泻心汤
  • 19 篇 补气药
  • 17 篇 痞证
  • 15 篇 伤寒论
  • 14 篇 仲景
  • 14 篇 和解剂
  • 13 篇 《伤寒杂病论》
  • 13 篇 黄连
  • 13 篇 川连
  • 12 篇 清热燥湿药
  • 12 篇 张仲景
  • 12 篇 辛凉解表药
  • 12 篇 柴胡
  • 12 篇 甘草
  • 11 篇 伤寒
  • 11 篇 清热剂

机构

  • 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3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3 篇 浙江中医学院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 篇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
  • 2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2 篇 云南省中医医院
  • 2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2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2 篇 贵阳中医学院
  • 2 篇 河南驻马店地区中...
  • 2 篇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
  • 2 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 2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 2 篇 北京中医学院

作者

  • 2 篇 谭全肖
  • 2 篇 俞长荣
  • 2 篇 何丹
  • 2 篇 王雪茜
  • 2 篇 孙固祖
  • 2 篇 郭龙龙
  • 2 篇 李倩倩
  • 2 篇 张声生
  • 2 篇 唐旭东
  • 2 篇 罗伟生
  • 2 篇 曹正柳
  • 2 篇 周正华
  • 2 篇 王凤云
  • 2 篇 杨志一
  • 2 篇 陈萌
  • 2 篇 马慧
  • 2 篇 李宇航
  • 2 篇 赵一娜
  • 2 篇 毛长岭
  • 1 篇 陈英柏

语言

  • 2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心下痞"
24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半夏泻汤治疗心下痞证治规律的研究——古今医案159例统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 1991年 第5期10卷 11-13页
作者: 李宇航 北京中医学院
一、目的与方法《伤寒论》所述心下痞,是临床上的常见证,它可以出现在多种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特别多见于急慢性脾胃病变中。其表现以患者自觉胃脘部堵塞胀闷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特征。半夏泻汤所主治的寒热错杂,是其中最主要类型之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仲景治(心下痞)证方评述
收藏 引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 第2期28卷 101-104页
作者: 李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
对张仲景治疗证(心下痞)方进行分析归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证的配伍规律及加减方法。泻汤类方的配伍方法主要有配伍清热化湿药、温里祛寒药、降逆止呕药、泻火通便药、补气健脾药等;临床治疗慢性胃肠病可加理气止痛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牛学恩教授运用腹诊诊治心下痞用药经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牛学恩教授运用腹诊诊治心下痞用药经验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倩倩 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对牛学恩教授治疗心下痞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牛学恩教授治疗心下痞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完善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为临床运用腹诊治疗心下痞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牛学恩教授于2019年12月至202...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董湘玉以五泻汤治心下痞经验举隅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16年 第3期27卷 737-738页
作者: 周雅杰 陈颜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2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贵阳550001
心下痞又称满,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胃气壅塞,以致脘腹满闷不舒的病症。其特点多为满而不痛,其成因可有内热壅盛、寒热交结、水热互结、胃虚气结夹湿、卫阳虚而邪热盛之别。五泻汤出自《伤寒论》,均治心下痞证。分而论之,其病因病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伤寒论》论治“心下痞”的思路与方法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22年 第2期33卷 431-433页
作者: 胡建鹏 李佩佩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王氏内科学术流派工作室 安徽合肥230038
《伤寒论》首次明确“心下痞”的病名,指出“心下痞”的病位乃胃脘部,其症候特征是胃脘部满闷不适,按之柔软而不痛。食饮不节、误误汗伤中、水饮内停、寒热错杂是《伤寒论》“心下痞”主要病因病机,而中焦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心下痞在《伤寒论》中的辨证与治疗
收藏 引用
河南中医 2003年 第3期23卷 1-2页
作者: 高欣铎 偃师市中医院 河南偃师471900
心下痞 ,病位在胃脘部 ,不论病因为何 ,均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 ,且与胃气密切相关。在治疗上 ,或先表后里 ,或表里同治 ,或苦寒直折 ,或寒温并投 ,或轻剂取效 ,或重剂收功 ,理法方药 ,环环相扣。尤其是半夏泻汤 ,立意寒热并投 ,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气机角度看心下痞的消化身观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0年 第12期28卷 978-980页
作者: 李梦缘 刘汶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100010
满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心下痞满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胃脘部出现的症状,又多称为胃。《伤寒论》中对心下痞有较为全面的论述,包括热、寒热错杂及其他相关证。消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伤寒论》“心下痞”浅析
收藏 引用
江西中医药 2024年 第6期55卷 16-18页
作者: 汪民民 胡子毅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后世医家对“”的认识与《伤寒论》中“心下痞”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整理《伤寒论》中“心下痞”相关内容,分析“心下痞”的临床特征,并与相似症状进行鉴别,总结其治疗法则。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伤寒论》治疗心下痞之角药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医学报 2020年 第12期35卷 2536-2540页
作者: 何丹 郭龙龙 张家林 裴瑞霞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咸阳712046 西安市中医医院 陕西西安710000
角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前提,利用中药的基本特性,将三味中药以互成犄角之势配伍。心下痞满,以胃脘部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病机为胃中空虚、寒逆热陷,以脾胃亏虚为本,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为标。张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罗才贵教授运用“半夏泻汤”治疗心下痞的治疗经验
收藏 引用
中西医结合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 第18期5卷 106-106页
作者: 张攀 彭坤 罗才贵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
介绍罗才贵教授运用半夏泻汤治疗心下痞的经验。半夏泻汤原方主治心下痞,罗老根据心下痞的病因病机,辨证选用半夏泻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