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2 篇 期刊文献
  • 18 篇 会议
  • 8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3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9 篇 医学
    • 211 篇 中医学
    • 156 篇 中西医结合
    • 1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 篇 法学
    • 5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农学
    • 2 篇 兽医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主题

  • 358 篇 张介宾
  • 40 篇 景岳全书
  • 39 篇 《内经》
  • 33 篇 《景岳全书》
  • 27 篇 《黄帝内经》
  • 18 篇 中医
  • 17 篇 中国医药学
  • 16 篇 素问
  • 16 篇 《类经》
  • 13 篇 学术思想
  • 12 篇 医学家
  • 11 篇 张志聪
  • 10 篇 五脏
  • 10 篇 中医学
  • 10 篇 明代医家
  • 9 篇 气血
  • 9 篇 阳气
  • 9 篇 元气
  • 9 篇 真阴
  • 8 篇 经络

机构

  • 1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5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9 篇 湖南中医学院
  • 8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7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山东中医学院
  • 6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6 篇 上海中医学院
  • 5 篇 长春中医学院
  • 5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5 篇 河南中医学院
  • 4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4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4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4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4 篇 黑龙江中医学院
  • 4 篇 南京中医学院
  • 4 篇 河南大学
  • 4 篇 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7 篇 李今庸
  • 4 篇 徐仪明
  • 3 篇 任应秋
  • 3 篇 马凌
  • 3 篇 钱会南
  • 3 篇 张忠礼
  • 3 篇 杨峰
  • 3 篇 苏颖
  • 3 篇 王丹
  • 3 篇 丁元庆
  • 3 篇 尚力
  • 2 篇 江秀贞
  • 2 篇 李素香
  • 2 篇 李燕
  • 2 篇 谢文英
  • 2 篇 席崇程
  • 2 篇 赵欣敏
  • 2 篇 范炳华
  • 2 篇 韩露霞
  • 2 篇 张珍玉

语言

  • 3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张介宾"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张介宾
收藏 引用
山西中医 1989年 第2期 52-52页
作者: 长青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先世居四川绵竹县,明以军功起家,食禄千户,世授绍兴卫指挥,而择居于县城会稽之东,遂成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人。生于明嘉靖43年(1563年),卒子崇祯13年(1640年),享年78岁。氏小时候聪悟过人,读书不屑章句...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基于张介宾“心本乎肾”思想论治心律失常
收藏 引用
江苏中医药 2025年 第1期57卷 20-23页
作者: 高慧容 邢雅璇 闫龙美 陈益多 李慧 京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100029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北京100010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100080
张介宾“心本乎肾”之内涵乃“命门-肾-脏腑”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命门-肾-心”思维模式。从“心本乎肾”出发,心律失常的形成与命门、肾、心功能失调有关,命门真阴亏虚为主导,肾元虚损为核心,心形神失调为基础。真阴在心律失常的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介宾医学自然观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9年 第4期 107-113页
作者: 姚春鹏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张介宾的医学自然观继承了自周敦颐以来确立的太极、阴阳、五行生化万物的基本模式,并且结合医学实践的需要做了深化发展。其太极并不是朱熹的理本论的太极而是生成论的理气合一的太极。其阴阳是形上与形下合一的阴阳,形上的阴阳阐明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介宾辨治怔忡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22年 第1期63卷 78-81页
作者: 王哲 孙璇 毕颖斐 杨颖 李林俸 郝丽梅 王贤良 毛静远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目的探讨张介宾辨治怔忡的理论认识和用药特点。方法纳入《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所载怔忡治疗处方,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处方列阵进行统计;设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8,进行用药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介宾对针灸理论的研究和阐释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11年 第2期31卷 173-175页
作者: 建斌 赵京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京21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明末医家张介宾对针灸理论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张介宾采用了"求经明理"和"图文并用"等研究方法,对五输穴、原穴、八会穴、任脉和督脉相互关系、络脉、经气等经络与腧穴的多个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还系统阐述了身体各部的经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介宾对阴阳黄理论的贡献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5年 第4期26卷 323-331页
作者: 方晓阳 李董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安徽 合肥 230026
阴阳黄理论自宋代提出之后,并未如以前的医史研究者所认为的 那样,顺利成为主流理论。比较张介宾(1563-1640年)和他前后的医家对阴阳 黄理论的贡献,可以得出结论:明末张介宾在阴阳黄理论发展、完善和传播中起 了关键性作用,他的工作是...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朱震亨与张介宾补肾思想之异同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 第8期43卷 636-640页
作者: 席崇程 田栋 刘金涛 刘珍珠 王维广 陈子杰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朱震亨(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滋阴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张介宾早年研习丹溪学说,对朱震亨滋阴思想在批判继承的同时,又发丹溪补益思想之未发,另成一派,成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朱震亨与张介宾二家在补肾思想上都重视肾精,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介宾脑病学术思想研究
张介宾脑病学术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振 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以《景岳全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和《质疑录》中相关内容,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整理归纳张介宾有关脑病的理论、病证认识、辨证处方和用药特点,探索脑病诊治的新思路。本文系统总结了《景岳全书》中...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张介宾运用易理研究中医学的方法及特点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 第2期15卷 81-82页
作者: 苏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长春130117
探讨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运用易理研究中医学的方法及特点,认为其研究方法及特点主要有运用河图洛书八卦研究医学问题,运用太极图说研究自然万物生化和古代天文历法解释中医运气学疑难等问题。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介宾论治男性病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年 第9期23卷 14-16页
作者: 吴银根 上海中医学院
研究张介宾关于人体生殖之精及其形成的理论,可知氏所论命门实质是指人体的生殖系统。从命门学说出发,提出男子不育及男性病的治疗原则为补阳填精,补益命门。常用中药40余种,临床疗效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