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66 篇
期刊文献
36 篇
会议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104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70 篇
工学
5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16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5 篇
水利工程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3 篇
矿业工程
1 篇
机械工程
1 篇
农业工程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32 篇
理学
20 篇
地球物理学
12 篇
地质学
2 篇
教育学
2 篇
教育学
1 篇
管理学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104 篇
岩石电阻率
9 篇
含水饱和度
6 篇
电阻率各向异性
5 篇
地电阻率
5 篇
电测井
4 篇
实验研究
4 篇
地下水
4 篇
含油饱和度
4 篇
饱和度指数
4 篇
孔隙度
3 篇
电法勘探
3 篇
泥质砂岩
3 篇
富有机质页岩
3 篇
物探方法
3 篇
地球物理勘探
3 篇
地层
3 篇
电阻率测井
3 篇
复电阻率
3 篇
视电阻率各向异性
3 篇
地震
机构
15 篇
北京大学
8 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
6 篇
中国地质大学
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5 篇
中国石油大学
5 篇
石油大学
4 篇
吉林大学
3 篇
地矿部地质力学研...
2 篇
内蒙古牧区水利研...
2 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2 篇
西安石油大学
2 篇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
2 篇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
2 篇
张家口学院
2 篇
成都理工大学
2 篇
北京市地震局
2 篇
长江大学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1 篇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
1 篇
山西省矿井地球物...
作者
15 篇
陈峰
13 篇
安金珍
7 篇
陈大元
6 篇
廖春庭
4 篇
修济刚
4 篇
朱涛
4 篇
廖椿庭
3 篇
张斌
3 篇
陆阳泉
3 篇
刘兵开
2 篇
何兰芳
2 篇
李永平
2 篇
林君
2 篇
陈祖斌
2 篇
范宜仁
2 篇
王绪本
2 篇
苏新亮
2 篇
范晓敏
2 篇
嵇艳鞠
2 篇
冯启宁
语言
10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
"主题词=岩石电阻率"
共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岩石电阻率
图像及各向异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地震学报
2017年 第4期39卷 478-494页
作者:
张斌
朱涛
周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震观测与地球物理成像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京100081
在两组人工样品自由表面以中心点为基准对称布设3条辐射状测线,对样品实施单轴应力加载和卸载后,利用
电阻率
层析成像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视
电阻率
相对变化图像,并计算和绘制了表征裂隙产生和发展速
率
的视
电阻率
各向异性系数λ*以及表征裂...
详细信息
在两组人工样品自由表面以中心点为基准对称布设3条辐射状测线,对样品实施单轴应力加载和卸载后,利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视电阻率相对变化图像,并计算和绘制了表征裂隙产生和发展速率的视电阻率各向异性系数λ*以及表征裂隙产生和发展方位的各向异性主轴方位角α随应力和深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所有测线所对应的RRC图像均随着应力的变化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加载阶段,随着应力的增加,视电阻率相对变化图像中电阻率降低区域逐渐收缩,而电阻率升高区域逐渐扩张,在卸载阶段,随着应力的减小,电阻率降低区域继续收缩,电阻率升高区域继续扩张;样品中的高阻体对其所在部位及附近区域的电阻率增幅有较大影响,而对横越高阻体测线的视电阻率相对变化图像的趋势性变化无影响;对于原始电性为各向异性的样品,随着应力的增加,其各向异性程度降低;裂隙主要在岩样的浅部产生和发展,而在较深部位的裂隙产生和发展的速率相对较低.上述结果有助于解释和理解地震、火山活动和大型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视电阻率及其各向异性的变化特征,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可能成为目前地震电阻率观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视
电阻率
相对变化
电阻率
层析成像
视
电阻率
各向异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饱水和排水过程中
岩石电阻率
各向异性特征的
电阻率
成像法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09年 第1期52卷 281-288页
作者:
周启友
杭悦宇
刘汉乐
戴水汉
徐建平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科学系
南京210093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210014
从
电阻率
的角度研究
岩石
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但多限于空间单个点上的测量数据分析.通过在砂岩岩样上的饱水与排水实验以及同步进行的高密度
电阻率
成像监测,探讨了应用高密度
电阻率
成像法获得图像研究
岩石
各...
详细信息
从电阻率的角度研究岩石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但多限于空间单个点上的测量数据分析.通过在砂岩岩样上的饱水与排水实验以及同步进行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监测,探讨了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获得图像研究岩石各向异性特征的可能性,分析了饱水与排水过程中岩石电阻率在不同方向上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电阻率成像法在分析岩石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方面具有多方向成像和动态监测的优点,可以通过对不同方向上获得的电阻率图像的分析,提取出岩石沉积结构的空间分布模式,清晰地反映出岩石在饱水和排水过程中电阻率变化空间分布模式的各向异性特征.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各向异性特征
电阻率
成像法
饱水过程
排水过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原始
电阻率
各向异性
岩石电阻率
变化的方向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03年 第2期46卷 271-280页
作者:
陈峰
安金珍
廖椿庭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北京10087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在 3种非含岩成分造成的
岩石
原始
电阻率
各向异性标本 (在采集和加工过程中 ,标本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标本 ) ,和一种由含岩成分形成的
岩石
原始
电阻率
各向异性标本上 ,布设多个电极 ,并将标本用水饱和 .然后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
详细信息
在 3种非含岩成分造成的岩石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标本 (在采集和加工过程中 ,标本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标本 ) ,和一种由含岩成分形成的岩石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标本上 ,布设多个电极 ,并将标本用水饱和 .然后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成不同方向、不同极距的电阻率各向异性测线 .采用单轴压缩、低围压三轴压缩和剪切3种加载方式 ,对标本进行动态电阻率变化实验 .观测标本电阻率随承载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岩石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标本 ,在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方面 ,与岩石原始电阻率各向同性标本相似 ,即∶裂隙和破碎带通过区域的测点 ,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结果好 ,4种组合求得的 4个各向异性主轴方向趋向一致 ,且与破碎带方向基本吻合 ;裂隙和破碎带不经过区域的测点 ,4个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主轴方向不一致 ,或者根本求不出各向异性解 .这后一种情况 ,在裂隙面平行测量面时 ,表现最为明显 .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地
电阻率
电阻率
各向异性
岩石
主破裂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岩石电阻率
变化各向异性与微裂隙扩展方位实验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地震学报
2000年 第3期22卷 310-318页
作者:
陈峰
修济刚
安金珍
廖椿庭
陈大元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北京市地震局
中国北京100080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北京100081
将不同规格的长方体花岗岩标本 ,按事先设计的图案布设多个电极 ,并用抽真空的方法将标本进行水饱和 .然后将标本电极面和相邻面的一小部分 (包括棱 )用防水绝缘胶密封 .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成不同方向、不同极距的
电阻率
各...
详细信息
将不同规格的长方体花岗岩标本 ,按事先设计的图案布设多个电极 ,并用抽真空的方法将标本进行水饱和 .然后将标本电极面和相邻面的一小部分 (包括棱 )用防水绝缘胶密封 .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成不同方向、不同极距的电阻率各向异性测线和电测剖面、电测深测线 .使标本在装有水的承压水箱中 ,沿标本长轴方向受压 ,观测标本电阻率随压力的变化 .在实验中 ,一些标本被压坏 ,出现宏观裂隙 ;一些标本没有被压坏 ,没有被压坏的标本通常压到电阻率出现明显破裂前兆为止 .然后 ,将未压坏的标本测量面显微照相 ,从照片上寻找裂隙的优势方向 ,和被压坏标本的宏观裂隙一起 ,与电阻率各向异性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1裂隙和破碎带通过区域的测点 ,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结果好 ,4种组合求得的 4个各向异性主轴方向趋于一致 ,且与破碎带方向基本吻合 ;裂隙和破碎带不经过区域的测点 ,或者 4个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主轴方向不一致 ,或者根本求不出各向异性解 .这后一种情况 ,在裂隙面平行测量面时 ,表现最为明显 ;2显微照相显示的微观裂隙或破碎带的优势方向与电阻率变化最大的各向异性主轴方向基本一致 ;3电测剖面的结果 。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地
电阻率
电阻率
各向异性
地震
裂隙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淡水驱替过程中的
岩石电阻率
实验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测井技术
1998年 第3期22卷 153-155页
作者:
范宜仁
邓少贵
刘兵开
石油大学
胜利测井公司
范宜仁,邓少贵,刘兵开.淡水驱替过程中的
岩石电阻率
实验研究.测井技术,1998,22(3):153~155在注水开发油区和地层水多变的油区,电性参数解释非常困难。从
岩石
物理的角度,进行了模拟油田水淹过程的实验室驱替测...
详细信息
范宜仁,邓少贵,刘兵开.淡水驱替过程中的岩石电阻率实验研究.测井技术,1998,22(3):153~155在注水开发油区和地层水多变的油区,电性参数解释非常困难。从岩石物理的角度,进行了模拟油田水淹过程的实验室驱替测量,得出增饱和油及淡水水淹的减饱和油两个过程中岩心的电性参数变化规律,为地层含油性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水驱
驱替试验
岩石电阻率
实验
油田开发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润湿性对
岩石电阻率
影响的模型估算
收藏
分享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1995年 第3期38卷 405-410页
作者:
黄隆基
山东东营石油大学
模型和实验研究证明,
岩石
润湿性对原油和地层水在孔隙系统中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而能改变
岩石电阻率
、
电阻
增大系数和饱和度指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在含水饱和度和地层、水
电阻率
相同的条件下,油湿和水湿
岩石
的
电阻率
相差很大。
模型和实验研究证明,岩石润湿性对原油和地层水在孔隙系统中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而能改变岩石电阻率、电阻增大系数和饱和度指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在含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电阻率相同的条件下,油湿和水湿岩石的电阻率相差很大。
关键词:
润湿性
含油饱和度
电测井
岩石电阻率
模型估算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聚合物溶液对
岩石电阻率
及岩电参数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年 第4期32卷 631-636页
作者:
焦翠华
王军
刘兵开
王振宇
王延忠
辛治国
杨峰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102249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山东东营257015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测井公司
山东东营257061
砂岩油层经过聚合物驱替后,聚合物的吸附和滞留是否会导致
岩石
的导电特征发生变化,是否会引起岩电参数发生变化,将决定饱和度解释模型及参数的选取。通过对不同浓度、不同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驱
岩石电阻率
的实验测量,研究了聚合物溶液对...
详细信息
砂岩油层经过聚合物驱替后,聚合物的吸附和滞留是否会导致岩石的导电特征发生变化,是否会引起岩电参数发生变化,将决定饱和度解释模型及参数的选取。通过对不同浓度、不同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驱岩石电阻率的实验测量,研究了聚合物溶液对岩石电阻率及岩电参数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当聚合物溶液矿化度大于4 000 mg/L时,聚合物浓度对溶液电阻率、岩石电阻率及岩电参数的影响均很小,测井解释时可以不予考虑,研究成果为聚合物驱后饱和度解释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溶液矿化度
溶液
电阻率
岩石电阻率
岩-电参数
聚合物溶液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弹性约束承载
岩石电阻率
变化形态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第3期38卷 427-430页
作者:
陈峰
安金珍
廖椿庭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北京10087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在花岗岩标本测量面上 ,布设 4条夹角互为 4 5°的视
电阻率
测线 ,将标本平行长轴方向的4个面加上弹性约束 ,沿标本长轴方向加压 ,测量标本视
电阻率
随轴向应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为 :1)
岩石
视
电阻率
变化形态显上升—平稳—下降形态 ,但平...
详细信息
在花岗岩标本测量面上 ,布设 4条夹角互为 4 5°的视电阻率测线 ,将标本平行长轴方向的4个面加上弹性约束 ,沿标本长轴方向加压 ,测量标本视电阻率随轴向应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为 :1)岩石视电阻率变化形态显上升—平稳—下降形态 ,但平稳段不明显 ,时间很短 ;2 )视电阻率开始下降时间 ,比其他受力方式实验结果都早 ,约提前 10 %破裂应力。即 :平行于轴压方向的测道 ,在轴向破裂应力的 4 0 %左右开始下降 ;不平行轴压方向的测道 ,视电现率约在 1 3轴向破裂应力开始下降 ;3)电阻率从开始下降起 ,下降速率逐渐增加 ,但增加得很缓慢 ,岩石大破裂前 ,单位轴向应力变化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幅度也不是很大。
关键词:
弹性约束
承载
岩石电阻率
变化形态
地
电阻率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油气进入不同大小的孔隙时
岩石电阻率
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
收藏
分享
引用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 第3期20卷 46-49页
作者:
高楚桥
章成广
朱登朝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研究中心
岩石
孔隙按其所具毛细管压力的大小可分为大孔隙和小孔隙,当油气先后进入大孔隙和小孔隙时,
岩石电阻率
随含水饱和度(Sw)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油气只进入大孔隙中时,
岩石电阻率
随Sw降低而升高得慢;当油气进一步进入小孔隙中...
详细信息
岩石孔隙按其所具毛细管压力的大小可分为大孔隙和小孔隙,当油气先后进入大孔隙和小孔隙时,岩石电阻率随含水饱和度(Sw)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油气只进入大孔隙中时,岩石电阻率随Sw降低而升高得慢;当油气进一步进入小孔隙中时,岩石电阻率随Sw降低而升高得快。基于导电效率理论给出了这两种情况下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和计算实例表明,对油水界面以上的油层,该公式效果较好,且计算简单。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含水饱和度
电测井
储层
油气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基于气驱水的煤系
岩石电阻率
变化实验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煤炭技术
2022年 第7期41卷 129-133页
作者:
林井祥
张继忠
唐志超
张添新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22
为分析煤系
岩石电阻率
变化规律,通过气驱水的方式使
岩石
含水饱和度发生变化,测定不同含水饱和度时
岩石电阻率
,研究气驱作用下含水饱和度、
岩石电阻率
指数、渗透
率
与
岩石电阻率
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岩石
骨架结构本身不具备导电性,
岩石
导...
详细信息
为分析煤系岩石电阻率变化规律,通过气驱水的方式使岩石含水饱和度发生变化,测定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岩石电阻率,研究气驱作用下含水饱和度、岩石电阻率指数、渗透率与岩石电阻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岩石骨架结构本身不具备导电性,岩石导电是由介于骨架间的充填物质表面离子通过互相交换位置来完成。岩石电阻率指数与电阻率增速存在正相关性,岩石电阻率与岩石渗透率存在正相关性。该研究可为煤矿充水水源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驱水
煤系
岩石
含水饱和度
岩石电阻率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11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