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6 篇 嫁妹
  • 5 篇 钟馗
  • 4 篇 舞台
  • 3 篇 昆曲
  • 3 篇 昆剧
  • 2 篇 侯玉山
  • 2 篇 京剧
  • 2 篇 戏曲
  • 1 篇 大自在
  • 1 篇 阴阳相济
  • 1 篇 标音法
  • 1 篇 “神”
  • 1 篇 刻画人物
  • 1 篇 三宝
  • 1 篇 红衣
  • 1 篇 《通俗编》
  • 1 篇 虚实相生
  • 1 篇 高阳昆腔
  • 1 篇 判官
  • 1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构

  • 1 篇 香港理工大学
  • 1 篇 中国文联
  • 1 篇 江苏省苏州大学
  • 1 篇 菏泽师专美术系
  • 1 篇 四川大学

作者

  • 1 篇 侯玉山
  • 1 篇 郑阳
  • 1 篇 林春
  • 1 篇 陈四益
  • 1 篇 陈家让
  • 1 篇 陈友琴
  • 1 篇 刘锡诚
  • 1 篇 金菊
  • 1 篇 储昭君
  • 1 篇 李岱松
  • 1 篇 翁偶虹
  • 1 篇 张淼
  • 1 篇 常立胜
  • 1 篇 张万良
  • 1 篇 严建国
  • 1 篇 刘芳如
  • 1 篇 胡光明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嫁妹"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驱祟、赐福与嫁妹:论清宫钟馗戏的演出传统与变迁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 2020年 第2期 65-73页
作者: 胡光明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
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谈《火判》与《嫁妹》的基本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 2007年 第9期 38-40页
作者: 常立胜 不详
净行中有一种叫'判儿戏'的类型戏,这类戏的角色在化妆时要揎屁股、扎膀子,使其体型异于常人。但并非凡是揎屁股、扎膀子的角色都属判儿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亦庄亦谐——《嫁妹》的舞台搬演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 2010年 第9期 78-79页
作者: 郑阳 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
《天下乐》为苏州派张大复之作。全本散佚,今仅存《嫁妹》,然《嫁妹》出一直风行于舞台上。故本文将以其昆腔搬演为主,分析南北昆的表演差异,并详述其发展过程,以探讨其舞台发展的深层原因。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两部昆曲抄本《嫁妹》叙录及其文学价值
收藏 引用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 第2期16卷 42-45,79页
作者: 储昭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610065
《俗文学丛刊》中有两部《嫁妹》昆曲抄本,约诞生于清末民初,均为竖式排列,间有俗字、异体字,叙钟馗嫁妹之事。钟馗故事晋末即出现,而其形象早期多见于绘画及笔记,至清代钟馗嫁妹的情节已经完善,为各种传奇、戏曲所重。抄本《嫁妹(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读《锺馗嫁妹》的表演
收藏 引用
戏剧报 1958年 第8期 32-33页
作者: 侯玉山
嫁妹》是張大复写的《天下乐》里的一折。《天下乐》的故事是这样的:鍾馗学問很好,品貌端正,家貧不能应举,其友杜平資助路費,并差丫环照料鍾,俾锺馗安心赴试。可是,鍾馗在途中誤入陰山鬼徑,受鬼作弄,相貌变丑了,考試后虽中了进士,...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活钟馗”侯玉山谈在《嫁妹》中的表演
收藏 引用
戏剧报 1983年 第7期 57-58页
作者: 陈家让 张淼
《钟馗嫁妹》为清代传奇《天下乐》之一折,是描写唐代钟馗落第自戕后,为报答好友杜平替他申冤之情,送与杜平完婚的故事。被誉为“活钟馗”的北昆名净侯玉山从十五岁开始演《嫁妹》,有好几十个春秋了。他塑造的刚正善良的钟馗形象,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习艺一如持佛——卢望明禅画赏析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 2006年 第5期 110-111页
作者: 李岱松
当代诗书画大家王学仲先生说:“习艺一如持佛”,道出了艺术真谛。我想卢望明先生是深悟其道的艺术家,故其认定,画事正如修行,道由心悟,感应灵光处,方能画出自家面目。故其佛道同修,禅艺互参,于不二法得三味之境。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红似火 艳如玉——谈毛素欣饰演的梁红玉
收藏 引用
大舞台 1995年 第6期 58-59页
作者: 金菊
著名老调演员毛素欣戏路颇宽,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女性艺术形象。她曾在《盘夫》中饰演端庄秀丽的相门千金严兰贞,在《钟离春》中饰演面丑心善的奇女子钟离春,在《宋汪嫁妹》中饰演梁山女将扈三娘,在《红衣仙子》中饰演温柔多情的红衣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钟馗绘事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 2007年 第18期 58-69页
作者: 刘芳如
  一,钟馗故事  钟馗在正史中,原本并无其人,但是基于民间传述纷纭,再加上小说、戏曲,与绘画等艺术的相继垂青,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钟馗传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学论坛 1998年 第1期 24-32页
作者: 刘锡诚 中国文联
钟馗传说最早的记载见于晋末敦煌写本《太上洞渊神咒经》。唐代是钟馗传说的形成期。宋代是钟馗传说和信仰的转折期。宋以降,信仰民俗化,传说人文化。神圣性逐渐减弱,世俗性逐渐加强。明清相继出现了较多的以钟馗为题材的文人画、戏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