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历史学
    • 7 篇 考古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10 篇 器物学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金石学
  • 1 篇 青铜礼器
  • 1 篇 时代风格
  • 1 篇 梅原末治
  • 1 篇 形而中
  • 1 篇 中国传统科学
  • 1 篇 墓主
  • 1 篇 生命史
  • 1 篇 通史家风
  • 1 篇 怀履光
  • 1 篇 文化交流
  • 1 篇 归属问题
  • 1 篇 研究范式
  • 1 篇 器物研究
  • 1 篇 学科体系
  • 1 篇 博物馆展示
  • 1 篇 造型风格
  • 1 篇 殷墟

机构

  • 2 篇 上海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 篇 南昌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1 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广州美术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作者

  • 1 篇 刘焱鸿
  • 1 篇 李曙华
  • 1 篇 严志斌
  • 1 篇 陆锡兴
  • 1 篇 李唯一
  • 1 篇 朱晶进
  • 1 篇 关昕
  • 1 篇 陈倩
  • 1 篇 范勃
  • 1 篇 徐坚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器物学"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器物学还是考古:考古社的术诉求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报(社会科版) 2014年 第3期 141-145页
作者: 刘焱鸿 广东第二师范院国际教育 广东广州510303
迄今为止,者对民国术团体的研究多是关注一家的术史。通过对"金石""器物"以及"考古"等概念的纵深理解与把握,以考古社在1934年至1937年间的术诉求为个案进行剖析,讨论近代民国术团体在"考究古史"的潮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金村出发:告别器物学,走向生命史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0年 第12期 147-158,F0002页
作者: 徐坚 上海大
长期以来,怀履光和梅原末治凭借古物流通网络搜集金村器群被视为历史瑰宝失而复得的典范。通过反思"拼缀"金村器群的逻辑、质疑金村的判断标准,从传统的古物到当下的器物研究中,器物被视为一成不变的标签的关键症结得以暴露。借助物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碎立通:博物馆器物展示的史传统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 2022年 第2期 147-154页
作者: 关昕 中国社会科院大历史 北京102488 中国社会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北京100101
清季民国以来,中国博物馆实践深受历史科智识影响。从术思想史视角审视,器物学和通史家风相互作用影响,共同形成了博物馆器物展示的方法论基础,其中延伸出的线性与结构、文物与文献、归纳与演绎等关系,也已涉及国内展览阐释的叙事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殷墟商墓铜器组合与墓主归属问题
收藏 引用
文物 2022年 第11期 34-45页
作者: 严志斌 中国社会科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商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青铜器组合的研究。墓葬中青铜器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葬的时代、等级、族属、文化交流等问题。陈梦家首倡青铜器的组合研究,他指出研究商代青铜器不能将其“分割为器物学的、文字的和美术史的领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钱文背后的信用体系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 2022年 第1期 49-51页
作者: 李唯一 上海大 上海200444
作为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钱币作为器物学研究对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人类的经济史发展过程,也可以折射出经济史背后的政治史发展过程;而钱文作为钱面上的文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钱文还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钱文背后国家权力信用体系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跨文化语境下艺术创作中的文明互鉴 以隋唐时期陶瓷杯的造型为例
收藏 引用
新美术 2021年 第5期42卷 242-251页
作者: 范勃 广州美术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不仅其每一时代风格的背后,总有特定历史与文化的决定性;一个艺术门类的不同时代风格之间,也往往有其发展、演变的内在因果逻辑。陶瓷,作为中国艺术史中一个历史悠久且独树一帜的艺术门类,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过往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敦煌文献的名物研究——兼评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
收藏 引用
敦煌辑刊 2014年 第4期4卷 162-170页
作者: 陆锡兴 南昌大人文 江西南昌330031
敦煌卷子中各种簿册、字书等杂用文书占了很大比例,保存了细微而具体的器物词汇,还有少量地方特点的名称,补充了传统文献的不足,是弥足珍贵的名物研究资料。以前的敦煌文献考释者在校正字形,贯通异名别称,没有把名物研究作为一个努力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欧洲博好古之风与中国金石的异同
收藏 引用
求索 2010年 第2期 224-226页
作者: 朱晶进 四川大历史文化 四川成都610064
从概念和术史角度,对欧洲与中国术思想史上的博好古和金石两种术风气作了比较探讨,指出虽然两者研究对象相近,但是演变结果不同,其中博好古之风是考古科兴起的重要因素,而金石之未能完全发展为现代科,因为两者术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传统科范式初探
收藏 引用
太原师范报(社会科版) 2003年 第1期2卷 1-8页
作者: 李曙华 华南师范大政法院哲 广东广州510631
中国传统科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 ,形而中既非道 ,也非器 ,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 ,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 ,西方传统科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 ,可谓“机械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被忽略的非言语交际手段:沉默、物体语言及审美观
收藏 引用
湖北第二师范 2010年 第1期27卷 38-40页
作者: 陈倩 湖北第二师范院外国语 武汉430205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非言语交际的各种交流手段作为非语言的符号在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非言语交际领域中常常被人忽略的、研究比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