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4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6 篇 文学
    • 4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37 篇 艺术学
    • 2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8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33 篇 法学
    • 27 篇 民族学
    • 6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5 篇 历史学
    • 14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工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129 篇 唱本
  • 8 篇 史诗
  • 5 篇 《玛纳斯》
  • 5 篇 唱词
  • 5 篇 俗曲
  • 4 篇 说唱文学
  • 4 篇 故事
  • 4 篇 师公戏
  • 4 篇 艺人
  • 4 篇 壮族
  • 4 篇 民间文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曲艺
  • 3 篇 弹词
  • 3 篇 说唱艺术
  • 3 篇
  • 3 篇 戏剧
  • 3 篇 说唱
  • 3 篇 唱片
  • 3 篇 桂南地区

机构

  • 4 篇 广西大学
  • 3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3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2 篇 美国犹他大学
  • 2 篇 广西财经学院
  • 2 篇 武汉音乐学院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
  • 2 篇 扬州大学
  • 1 篇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新疆社科院民族文...
  • 1 篇 湖北省襄樊军分区...
  • 1 篇 湖北孝感县老屋公...
  • 1 篇 毕节学院
  • 1 篇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作者

  • 4 篇 车锡伦
  • 3 篇 林凤春
  • 2 篇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 2 篇 华也
  • 2 篇 黄世杰
  • 2 篇 苗怀明
  • 2 篇 包美歌
  • 2 篇 张秋萍
  • 2 篇 陈忠松
  • 2 篇 张立
  • 2 篇 崔蕴华
  • 1 篇 曾学文
  • 1 篇 王晓蓉
  • 1 篇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 1 篇 魏育鲲
  • 1 篇 何文慧
  • 1 篇 黄永邦
  • 1 篇 黄寿恒
  • 1 篇 王鸿立
  • 1 篇 董文廷

语言

  • 1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唱本"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 2018年 第5期 65-75页
作者: 孙晓辉 武汉音乐学院
在鄂西十堰地区和神农架林区,民间歌师傅多有手抄唱本的传承习俗。这些历时性传递的写本以汉字传抄手写为载体、以活态传唱表演为表现形式,具有书面性和口头性的双重传播属性,是鄂西社会“集体记忆”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体现。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扎巴老人说唱本与木刻本《天界篇》之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 1997年 第4期15卷 23-28页
作者: 降边嘉措 藏族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木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程式·隐喻·其他——居素普·玛玛依《玛纳斯》唱本的语言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 2000年 第3期18卷 25-30页
作者: 阿地力.朱玛吐尔地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安顺地戏“唱本”体式与屯堡文化存续机制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 2016年 第5期37卷 99-103页
作者: 陈忠松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福建福州350108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贵州贵阳550001
被视为屯堡文化象征物的安顺地戏是依"唱本"表演的戏剧。它的"唱本"采用了代言与叙述相结合的体式,这是因袭了古典剧本自报家门、自我表白、行动叙述、感评人物等表现手段,并根据地戏的特殊表演形态变通的结果。在承袭和变通作用下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明代俗曲唱本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1991年 第3期 85-87页
作者: 顾乐真
近人王古鲁先生所辑录的《明代徽调戏曲散出辑佚》(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收辑明代弋阳腔系统所谓徽调、青阳调、池州调等加滚唱的民间戏曲16出。明代戏曲盛行,在民间也就流传了这么二批戏曲散出(即今之所谓“折子戏”)集子。如《...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黔桂交界的社会道德题材说唱本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 1994年 第1期14卷 91-94页
作者: 黄永邦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
前些年,笔者在黔桂交界的乐业县工作期间,先后与朱伦欢、姚元星等同志搜集到《金铃记》、《蟒蛇记》、《凤凰记》、《翠花记》、《鹦哥记》、《赵五娘剪发—琵琶记》、《梅花记—双状元》等一批汉族民间说唱本。这些说唱本,除夹述夹议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清俗曲“唱本”的社会传播及其时代意义——以苏州地区为例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 2023年 第6期 59-64页
作者: 沈媛媛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采集乐人口述撰成文本,自古有之,从其历史沿革来看,有官方主导和个人自觉两条脉络。《诗经》中的“国风”、汉乐府皆有官方采风知政之用,后来的竹枝词、南北曲等也都是从民间到“庙堂”,经文人案头传播走向了雅化的道路。明清俗曲作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双红堂”藏清末四川唱本《狐凤配》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 2011年 第6期 45-46页
作者: 王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首先,我们必须对本文题目作个认识。日本著名的书志学家长泽规矩也。因发掘了两本明代坊刻《娇红记》,故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双红堂”。至于唱本,一般以为唱本指全是鼓词或曲词的曲艺文学脚本。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毛南族师公唱本研究
毛南族师公唱本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陈焕兰 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毛南族的师公教只是西南地区民间宗教的一个部分,也是毛南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在对毛南族的研究中,对其师公活动中的“还愿”研究是比较多的,多以舞蹈或仪式角度去进行。但是由于搜集的困难和不完整,对其唱本研究是比较少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桂南“跳岭头”唱本研究
桂南“跳岭头”唱本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林凤春 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跳岭头”是盛行于桂南地区钦州、灵山、浦北、防城等地的一项驱鬼逐疫、祈丰保年的民俗活动。其最早文献记载见于明嘉靖版《钦州志》:“八月中秋,假名祭报,妆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此后,清代、民国地方志对“跳岭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