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8 篇 哲学
    • 58 篇 哲学
  • 25 篇 教育学
    • 2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6 篇 文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7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3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理学

主题

  • 117 篇 变化气质
  • 28 篇 张载
  • 18 篇 气质之性
  • 15 篇 天地之性
  • 6 篇 工夫论
  • 6 篇 人性论
  • 6 篇 朱熹
  • 6 篇
  • 5 篇 圣人
  • 4 篇 太虚即气
  • 4 篇 教育思想
  • 4 篇 王阳明
  • 4 篇 成性
  • 3 篇 学习心理思想
  • 3 篇 心理素质
  • 3 篇 知礼成性
  • 3 篇 人性
  • 3 篇 程朱理学
  • 3 篇 圣贤
  • 3 篇 荀子

机构

  • 4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 篇 黑龙江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贵州大学
  • 2 篇 河北大学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湘潭大学
  • 2 篇 铭传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中央文史研究馆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大众报业集团
  • 1 篇 广州市第二中学
  • 1 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原阳阳阿二中

作者

  • 2 篇 周庆义
  • 2 篇 谷林
  • 2 篇 田富美
  • 2 篇 唐双宁
  • 2 篇 晁爱娟
  • 1 篇 赵兰
  • 1 篇 史千里
  • 1 篇 潘贝颀
  • 1 篇 周海滨
  • 1 篇 张金兰
  • 1 篇 张䶮
  • 1 篇 施炎平
  • 1 篇 杨宗红
  • 1 篇 罗义俊
  • 1 篇 刘桂林
  • 1 篇 潘佳淇
  • 1 篇 杨居璟
  • 1 篇 卢美松
  • 1 篇 吴恺
  • 1 篇 刘佳

语言

  • 11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变化气质"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变化气质 成乎人文——马一浮的书法教育观
收藏 引用
荣宝斋 2022年 第6期 6-41页
作者: 刘超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马一浮(一八八三-一九六七)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幼年习儒家经典,十六岁时参加绍兴县试,名列榜首,一举成名。表年时学西文,办翻译社传播西方文化,受雇清政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博览会兼办留学生监督公署工作。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王阳明的生命学问新论——从变化气质的工夫看
收藏 引用
朱子学研究 2022年 第1期 40-56页
作者: 吴益生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如同历史研究常需要断代一样,将思想人物的生平与思想划分为早、中、晚期不同阶段,以示前后之发展演进,并由此呈现出主体精神生长的连续性脉络,几乎是通行的惯例。实际上,王阳明在指导钱德洪编订文录时,强调“以年月为次,使后世学者,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邹守益的道德修养论:“易恶至中”——心学立场上对“变化气质”的重构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15年 第1期 148-151页
作者: 陈瑞新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变化气质"是张载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对理学一派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却并未得到心学一派的特别重视。然阳明弟子邹守益则充分注意到学者之所以不能超凡入圣的一个普遍原因即是对自身气质的依持,并通过对孔门诸贤为学状况的考察得到有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张载变化气质之功夫
收藏 引用
广西社会科学 2011年 第2期 41-44页
作者: 王慰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710064
张载将人性分为两个层次:来源于太虚本体的"天地之性",它是永恒不变的至善,是人性之本;来源于气化形成的"气质之性",属人之自然属性,有为恶的可能,是人性之用。他认为尽管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气质的蔽塞和习染侵扰,也可能为恶,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载“知礼成性”与“变化气质”工夫的伦理意蕴初探
收藏 引用
理论月刊 2017年 第3期 46-50页
作者: 张瑞元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200241 西安石油大学思政部 陕西西安710065
张载提倡"知礼成性"与"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工夫。前者指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人伦礼仪的践履,成就君子的德性人格。后者指通过道德修养去除气质中浊的、恶的一面,发扬和培养气质中粹美的一面,让人成为道德的人。两者都暗含着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朱熹“变化气质”的思想研究
朱熹“变化气质”的思想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红 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儒学究其本质,就是教人种种方法条目,以修身养性,变化人的气质。传统儒学如此,宋明理学如此,现当代儒学亦是如此。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就极为重视“变化气质”这一概念。“变化气质”这一概念多次出现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和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阳明论变化气质及其教化论——兼及阳明与朱子教化方式的比较
收藏 引用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1年 第3期1卷 44-65,167-168页
作者: 李洪卫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石家庄050051
儒家的成圣或成贤之道有一个过程性环节即"变化气质",张载提出人的气质有刚柔、攻守等不同类型。朱子从性、气二元立论,而王阳明则是从性、气一元立论,他的方法是追寻自己的良知,依循良知行动即可。这里的核心是性与气、心与气的一体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化性起伪”与“变化气质”——清儒论荀子心性论之商榷
收藏 引用
邯郸学院学报 2016年 第3期26卷 22-31页
作者: 田富美 铭传大学应用中国文学系 台湾桃园33348
清代荀学的特色,除了就《荀子》书版本校勘、文字训诂作出全面的整理,同时也促使了《荀子》获得重新被检视的契机。在此过程中,清儒对于长期遭宋明理学家贬抑的荀学,提出不同的评价。特别是荀子的心性论,清儒一方面在肯定人欲人情、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气与变化气质——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源流一考
收藏 引用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年 第6期31卷 99-103页
作者: 张龑 北京大学 北京100871
通过考察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学说前后的语录与书信等,可以发现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的现实动力是在实际政治实践显露出的"变化气质"问题,而其"致良知"说的理论发展源于对气以及心与气之关系的思考。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张载“大心”与“变化气质”的成性进路
收藏 引用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 第3期32卷 87-89页
作者: 范茹丹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710119
张载认为人性根源于天道,他的心性论就是在其天道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大心"与"变化气质"是张载心性论的核心,是返本成性这一"上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都是从人出发,借助"知礼成性"与"穷理尽性",沿着由人而天的路径,克服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