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8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法律法规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6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9 篇 管理学
    • 11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工商管理
    • 20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35 篇 法学
    • 87 篇 法学
    • 35 篇 政治学
    • 20 篇 公安学
    • 1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社会学
  • 87 篇 经济学
    • 83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70 篇 工学
    • 2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光学工程
    • 1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3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公安技术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5 篇 文学
    • 35 篇 新闻传播学
    • 1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3 篇 教育学
    • 38 篇 教育学
    • 15 篇 体育学
  • 42 篇 历史学
    • 26 篇 中国史
    • 18 篇 考古学
  • 15 篇 艺术学
    • 11 篇 美术学
  • 12 篇 理学
    • 6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8 篇 医学
  • 5 篇 农学

主题

  • 696 篇 原件
  • 99 篇 复印件
  • 49 篇 档案
  • 43 篇 保密审查证明
  • 40 篇 泄密问题
  • 38 篇 保密问题
  • 38 篇 单位公章
  • 34 篇 学术不端
  • 31 篇 复制件
  • 26 篇 投稿
  • 26 篇 电子文件
  • 26 篇 文件
  • 24 篇 原创性
  • 20 篇 签证
  • 16 篇 缩微品
  • 16 篇 档案馆
  • 15 篇 文化机构
  • 15 篇 缩微胶片
  • 14 篇 证据
  • 13 篇 给据邮件

机构

  • 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中央档案馆
  • 5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5 篇 浙江省档案馆
  • 4 篇 苏州大学
  • 4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上海市档案馆
  • 3 篇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
  • 3 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 2 篇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
  • 2 篇 扬州市档案局
  • 2 篇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
  • 2 篇 屯溪区档案局
  • 2 篇 山东省菏泽地区档...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四川省档案馆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2 篇 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7 篇 吴杰
  • 3 篇 刘培平
  • 3 篇 李瑞修
  • 3 篇 王铭
  • 3 篇 刘凤志
  • 2 篇 蒋卫荣
  • 2 篇 黑咖啡
  • 2 篇 黄翔鹏
  • 2 篇 刘品新
  • 2 篇 刘家真
  • 2 篇 袁博
  • 2 篇 库兹涅佐夫 巴拿马...
  • 2 篇 盛春梅
  • 2 篇 金水源
  • 2 篇 翁中杰
  • 2 篇 印家江
  • 2 篇 雷国良
  • 2 篇 夏晓梅
  • 2 篇 周宁
  • 2 篇 辛祥

语言

  • 69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原件"
6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华夷变态》所辑“风说书”非全为长崎原件
收藏 引用
文献 2009年 第4期 167-172页
作者: 孙文 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夷变态》是在日本江户时代以中日贸易为背景形成的口述资料“风说书”的汇集,在清史、清初中日关系史乃至日本史研究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本在华第一家舆论机关《汉报》的“中日关系”报道及其论调——基于《汉报》原件的文本分析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年 第5期19卷 11-16+108页
作者: 阳美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诞生于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汉报》(1896-1900)是日本在华第一家舆论机关,针对当时中国人"厌日人极甚"的对日态度,它在制造"唇亡齿寒"的中日关系舆论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本文主要以现存《汉报》原件为史料,分析该报关于中日关系的报道...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台湾报刊发表《陈仪致汤恩伯影印亲笔信件原件》辨正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1991年 第3期 286-292页
作者: 丁名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不久前我收到一位同志来信,说他读了台湾报刊多次发表的陈仪致汤恩伯影印亲笔信件原件,又看了我写的《陈仪策动汤恩伯起义经过》一文(该文收入《陈仪生平及被害内幕》一书),发现两者不一致,从而产生疑问。他来信说:“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电子证据的原件理论
收藏 引用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 第5期27卷 119-127页
作者: 刘品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872
原件规则是一条古老的证据法则,电子证据是一种新型的证据,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当代各国证据法的一大挑战。国外关于电子证据原件的理论有"功能等同法"、"拟制原件说"、"混合标准说"、"复式原件说"以及"结合打印说"等等。目前我国的电子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原件概念的创新与电子文件的证据性
收藏 引用
档案与建设 2002年 第7期 23-25页
作者: 戴定丽 平原大学档案室 河南新乡453003
传统的原件概念是阻碍电子文件作为证据而被采纳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超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所造成的法律制度的相对滞后并由此所导致的法律障碍,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创新包括原件概念在内的证据法理论,赋予电子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原件与原本——兼辨复制件与副本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5期39卷 18-22页
作者: 全亮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成都610068
我国司法实践中书证复制件使用规则的不完善,与我们在理论上一直未能准确澄清原件与原本以及复制件与副本彼此的差异有关。由于分类标准的杂乱,结果原本与原件被划上了等号,而复制件与副本则被混为一谈,以至于在相关概念逻辑关系的理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北大新闻学茶座(42) 卓南生教授谈“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再思考——从《香港华字日报》大量原件之发掘说起”
收藏 引用
国际新闻界 2014年 第12期36卷 170-173页
作者: 李海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香港是中国近代报业的重要源头。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报刊,也就是所谓的"新报",正是鸦片战争以后在香港兴起的。其中,19世纪70年代是值得特别专注的关键历史时刻,在此期间香港中文报刊经历"双重转型"——形式上纷纷由"周三次刊"转变为名副...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原件、复制品在考古遗址博物馆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物 2011年 第4期 92-96页
作者: 白岩 鲁树泉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四川省青神县文物管理所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原址而建,考古原址及其出土的文物原件构成了遗址博物馆的主体,是博物馆生命力的源泉。考古遗址的"原址原状"保护和出土文物的"原址原件"展示,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脱离了遗址氛围的原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美术作品著作权与原件所有权的关系——从一起美术作品被拆毁案的审理谈起
收藏 引用
人民司法 2006年 第3期 100-104页
作者: 刘敢生 覃兆平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一、问题的提出1982年4月,湖北晴川饭店工程指挥部与湖北省美术院签订壁画装饰协议书一份,约定壁画内容为《赤壁之战》,面积54平方米,由该院蔡某等人创作,稿酬为9180元。湖北省美术院接受委托后,将壁画的创作交由协议指定的蔡某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数字技术条件下文件原件概念的立法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下半月) 2008年 第12期 22-23页
作者: 张艳 新乡学院政法系
文章阐述了国际立法解决电子文件原件认定问题的具体途径,并就我国立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