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3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 篇 文学
    • 3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6 篇 历史学
    • 25 篇 中国史
    • 3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24 篇 法学
    • 14 篇 政治学
    • 5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公安学
  • 20 篇 管理学
    • 9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0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109 篇 制科
  • 12 篇 苏轼
  • 12 篇 常科
  • 11 篇 进士科
  • 8 篇 科举制度
  • 7 篇 制举
  • 6 篇 科举考试
  • 6 篇 贤良方正
  • 5 篇 法制工作
  • 5 篇 宋代
  • 5 篇 科举
  • 4 篇 博学宏词科
  • 4 篇 唐代
  • 4 篇 进士
  • 3 篇 嘉祐
  • 3 篇 常选
  • 3 篇 工商局
  • 3 篇 秀才科
  • 3 篇 入仕
  • 3 篇 明经

机构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2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甘肃省作家协会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绵阳师范学院
  • 1 篇 蓬莱市委党校
  • 1 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
  • 1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宜城市工商局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 1 篇 北京教育考试院
  • 1 篇 江西省教委
  • 1 篇 安徽庐江县人民医...

作者

  • 3 篇 祝尚书
  • 2 篇 刘海峰
  • 2 篇 夏令伟
  • 2 篇 肖功勋
  • 2 篇 朱刚
  • 2 篇 梁燕妮
  • 1 篇 孙晓霞
  • 1 篇 夏爱民
  • 1 篇 夏海
  • 1 篇 朱迎春
  • 1 篇 袁津琥
  • 1 篇 周云容
  • 1 篇 陈铁民
  • 1 篇 陈晓明
  • 1 篇 陈好孔
  • 1 篇 王海玲
  • 1 篇 黄启昌
  • 1 篇 胡可先
  • 1 篇 孙宝山
  • 1 篇 樊本富

语言

  • 1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制科"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制科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 1994年 第6期 108-112,116页
作者: 肖宁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代制科与士风——以仁宗朝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学版) 2019年 第4期46卷 143-150页
作者: 夏令伟 中山大学中文系
宋代制科与士风关系甚密,这以仁宗朝最为典型。制科自仁宗天圣七年复置后,较之前朝,目增至十,施行时间长达40余年,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与连续性。当时士人或亲身应考,或谏言得失,以各自方式、立场处身其中,扩大了制科的影响力。而在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著述形态与文本阐释:苏轼制科进卷新解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3年 第6期 55-69页
作者: 王芊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苏轼制科进卷在宋代主要以《应诏集》的专集形态单行流传,后被书坊收入南宋蜀本“东坡七集”。其编纂形态受到制科选拔度、别集编纂观念与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应诏集》的整体形态下,进卷展现出一以贯之的逻辑体系与思想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唐宋制科盛衰及其历史教训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 2010年 第5期47卷 92-100页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唐朝设立制科,名繁多,以招揽"非常之才",曾极盛一代。宋朝也置制科,却时置时罢,名很少,又增加进卷、阁试,阁试所考"六论"专在记诵,而考题又刁钻古怪,故意"艰难其选",在度上变尽唐旧,结果极衰,至南宋已名存实亡。盛衰之间,有着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宋代制科试论发展之分期
收藏 引用
现代大学教育 2007年 第3期23卷 52-56页
作者: 吴建辉 中南大学文学院
宋代制科考试是重要的选拔人才方式之一,但它一直处于反复置罢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对制科试论发展中的一些历史问题进行辨析,并将制科的变化过程与制科考试目试论的发展结合起来考察,揭示试论地位在制科的置罢变化过程中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大诏令集》阙卷辑补与考异——卷170《制科》之辑补
收藏 引用
文献 2004年 第2期 117-127页
作者: 龚延明 浙江大学古籍所
  《宋大诏令集》原书共二百四十卷,一百三十余万字,汇编了自宋太祖建隆至宋徽宗宣和问九朝皇帝的诏旨,分为帝统、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皇后、妃嫔、皇太子、皇子、亲王、皇女、宗室、宰相、将帅、军职、武臣、典礼、政事十七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制科”指代考析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学版) 2016年 第2期38卷 115-120页
作者: 夏卫东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311121
制科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官员选拔度,"制科"一词的文献指代含义与制科度是有所区别的。在唐宋时期,该词指代一般意义上的制科;明清时期则主要指代"进士",偶尔也指代制科度。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元明以后很少采用制科考试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唐代制科自举度述略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 2020年 第1期47卷 129-133页
作者: 卢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唐代的取士度主要有常举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通常都离不开举荐环节。举由天子下诏,内外官举荐,不定期举行,旨在选拔“非常之才”。内外官的举荐,可称“他荐”,学者于此多有论及;他荐之外,还有自荐,亦即“自举”,学者于此却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唐代无所谓博学宏词制科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1年 第4期 149-151页
作者: 陈铁民 中国社会学院文学研究所
清徐松《登记考》是一部研究唐五代度史的重要著作,其“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宋代制科与学风之关系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考试 2013年 第5期 46-51页
作者: 夏令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宋代制科有助于士人求名、求知与入仕,是推动宋人尚学风气的重要因素。宋代制科采取资格审查、阁试、御试三级考试,以论、策为考试目,要求应试者博学与才用兼备,但由于论、策题目的设置偏重于考察博学一面,对学风影响甚大。一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