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3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2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0 篇 文学
    • 7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2 篇 教育学
    • 22 篇 教育学
  • 16 篇 历史学
    • 16 篇 中国史
    • 5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5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政治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126 篇 刘大櫆
  • 39 篇 桐城派
  • 9 篇 神气
  • 9 篇 姚鼐
  • 7 篇 论文偶记
  • 7 篇 义法
  • 7 篇 方苞
  • 7 篇 音节
  • 5 篇 字句
  • 5 篇 古文
  • 4 篇 散文写作
  • 4 篇 因声求气
  • 4 篇 桐城诗派
  • 4 篇 文学流派
  • 4 篇 方东树
  • 3 篇 诗歌
  • 3 篇 古文家
  • 3 篇 唐宋八大家
  • 3 篇 天下文章
  • 3 篇 生平

机构

  • 17 篇 安徽大学
  • 6 篇 安庆师范大学
  • 5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合肥学院
  • 2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2 篇 淮阴师范学院
  • 2 篇 贵州大学
  • 2 篇 扬州大学
  • 2 篇 安庆师范学院
  • 2 篇 湘潭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
  • 1 篇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
  • 1 篇 云南文山师专

作者

  • 6 篇 徐杰
  • 4 篇 汪孔丰
  • 4 篇 叶当前
  • 3 篇 杨瑞芳
  • 3 篇 王佳佳
  • 2 篇 李晶晶
  • 2 篇 余立勋
  • 2 篇 吴怀东
  • 2 篇 朱洪
  • 2 篇 陈楠
  • 2 篇 张体云
  • 2 篇 言丽花
  • 1 篇 蒋寅
  • 1 篇 陈晓龙
  • 1 篇 冯乾
  • 1 篇 冯永清
  • 1 篇 魏世民
  • 1 篇 李文华
  • 1 篇 王冰
  • 1 篇 全华凌

语言

  • 12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刘大櫆"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刘大櫆对清代徽州教育的贡献及影响
收藏 引用
安徽史学 2014年 第3期 128-133页
作者: 江小角 王佳佳 安徽学历史系 安徽合肥230039
刘大櫆作为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诗文创作和文学思想方面多有建树,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领域。文章专门对魁晚年担任黟县教谕,主讲歙县问政书院期间,在安徽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及影响做了分析。指出刘大櫆在徽州任职和讲学,不仅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大櫆生平事迹考辨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3年 第5期 157-160页
作者: 张体云 合肥学院中文系
刘大櫆是清代最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三祖之一,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吴孟复先生的《海峰简谱》和孟醒仁先生《桐城派三祖年谱》中,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现在还很不充分。而且在一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大櫆生卒、著述及相关研究刍议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 2018年 第10期 115-121页
作者: 管才君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 江苏南京210038
刘大櫆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既是卓越的古文论家和创作者,也是具有较高造诣的诗人。文章澄清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争议,认为刘大櫆的确切年龄应为八十二岁,其《小称集》当刊刻于雍正年间,其编纂的(乾隆)《歙县志》具有重要价值,针对有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岂关科第求人才”——刘大櫆与吴敬梓科举观之比较
收藏 引用
安徽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6期38卷 53-60页
作者: 宋浪 胡益民 安徽学发展规划处 安徽学徽学研究中心 安徽学文学院
刘大櫆以诗文流芳,吴敬梓以小说传世。二人生活时代相同,地缘相近,人生经历和思想认识有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两人都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在时代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他们的科举经历和科举...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走向审美之境:刘大櫆与桐城散文学的转向
收藏 引用
安徽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4期40卷 397-403页
作者: 罗书华 复旦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上海200433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刘大櫆上继方苞的义法说,文道皆论,而重心落脚于文的一边。他将文章分为行文与行文之实两层,并将义理、书卷、经济降格为材料,将文学提升为能事,尤其突出神气音节的地位,将方苞的义法引向了文学审美一端,为姚鼐的义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大櫆散文理论研究
刘大櫆散文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戴小勇 湖南师范
学位级别:硕士
由空谈变为求实,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一变迁,也是桐城派文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作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的散文理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刘大櫆认为“自古文字相传,另有个能事在”,他认为文字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具备“神气”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刘大櫆诗歌的“神气”
刘大櫆诗歌的“神气”
收藏 引用
作者: 余立勋 湘潭
学位级别:硕士
刘大櫆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方苞、姚鼐并称为“桐城三祖”。在吸收借鉴前人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古文理论“神气”说,并将其应用到诗歌领域,指导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本文即以刘大櫆诗歌的“神气”为切入点,分三个章...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刘大櫆“神气—音节—字句”说探要
刘大櫆“神气—音节—字句”说探要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瑞芳 内蒙古师范
学位级别:硕士
“神气—音节—字句”说是刘大櫆文论的重要内容,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说”,突破了传统“以道论文”的模式,认为“义理、书卷、经济”只是“行文之实”,文人“另有能事”。刘大櫆的“能事”论是他行文重艺术的具体表现,他认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才雄气肆 笔峻辞丰——论刘大櫆的散文创作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1994年 第2期 227-232页
作者: 守安 曲阜师范学中文系
桐城派的散文影响很.姚鼐在《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说:“昔有方侍郎,今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此说虽遭“党同乡”之讥,但由此可见桐城散文在清代文坛上的地位.对方苞、魁(号海峰)姚鼐三位桐城派的开派人物,人们作过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从刘大櫆到姚鼐的唐宋八家古文评点转型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21年 第6期 142-155页
作者: 李兰芳 北京师范学文学院
评点唐宋八家古文是桐城派的重要文学活动。在雍乾时期,刘大櫆使古文评点行为专门化,为唐宋八家古文注入了遒逸淋漓的审美理想,姚范则提供了以经史治文学的评点路径。姚鼐在刘大櫆和姚范的基础上重构文统,并推进了桐城派古文评点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