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8 册 图书
  • 242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425 篇 电子文献
  • 78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75 篇 哲学
    • 1,374 篇 哲学
  • 91 篇 文学
    • 6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7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0 篇 历史学
    • 69 篇 中国史
    • 20 篇 考古学
    • 8 篇 世界史
  • 67 篇 法学
    • 40 篇 社会学
    • 15 篇 政治学
    • 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民族学
    • 2 篇 法学
  • 26 篇 医学
    • 20 篇 中医学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23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19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5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6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3 篇 艺术学
    • 8 篇 美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9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1,476 篇 先秦哲学
  • 881 篇 中国哲学
  • 866 篇 哲学、宗教
  • 146 篇 周易
  • 92 篇 学科:研究
  • 62 篇 研究
  • 20 篇 学科:注释
  • 18 篇 孔子
  • 17 篇 中国
  • 17 篇 老子
  • 15 篇 《周易》
  • 14 篇 儒家
  • 13 篇 注释
  • 13 篇 学科:译文
  • 11 篇 墨子
  • 11 篇 古希腊哲学
  • 10 篇 庄子
  • 10 篇 道家
  • 9 篇 通俗读物
  • 9 篇 哲学史

机构

  • 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6 篇 黑龙江大学
  • 5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 篇 湖南大学
  • 3 篇 北京教育学院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洛阳师范学院
  • 3 篇 南京艺术学院
  • 3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3 篇 西藏民族学院
  • 3 篇 贵州民族大学
  • 2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许昌学院
  • 2 篇 台湾大学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作者

  • 8 篇 魏义霞
  • 8 篇 朱熹
  • 7 篇 张善文
  • 6 篇 张觉
  • 5 篇 谭宝刚
  • 5 篇 列御寇
  • 5 篇 蒋伯潜
  • 5 篇 宋祚胤
  • 5 篇 赵氏
  • 5 篇 高亨
  • 5 篇 黄寿祺
  • 5 篇 舒大刚
  • 5 篇 王敏光
  • 5 篇 安微省颍上县管子...
  • 4 篇 张其成
  • 4 篇 徐克谦
  • 4 篇 吕绍纲
  • 4 篇 单纯
  • 4 篇 尚秉和
  • 4 篇 马恒君

语言

  • 1,4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先秦哲学"
14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先秦哲学
收藏 引用
2009年
作者: 曾仕礼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把握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把先秦哲学条例化和系统化,理清先秦哲学名家名派的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的渊源演化情况。
来源: 汇雅图书(南通市图书馆... 评论
先秦哲学思想视野中的杨朱生命个体思想探略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17年 第12期38卷 64-69页
作者: 王敏光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洛阳471022
杨朱主张应把生命个体摆放于首位与优先地位。通过庄子的思想视角我们可判杨朱在先秦道家发展过程中的承上启下地位,其对庄子有着较大的影响,庄子对杨朱思想给予了深度解析;孟子认为杨朱的"为我"是极端的自私自利,缺少为群体、为天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哲学视域中的个体性思想探略——以价值论为视角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 2015年 第6期30卷 21-26页
作者: 王敏光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洛阳471022
个体性思想在中西哲学源流处均确切存在。先秦时期个体性思想具体呈现为个体与群体间之辩证关系,儒、墨、法等家力主以群体为主导,以群体价值居先为优。道家主张应把个体价值置于首位,只有个体价值得到高扬,个体生存得以保障,群体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哲学的意蕴 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  1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
2006年
作者: 孙熙国
本书对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三个重要概念:“易”、“德”、“道”进行了考察。
来源: 汇雅图书(南通市图书馆... 评论
先秦哲学的中华文明基础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2年 第4期 34-52,158页
作者: 江林昌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济南250100
百年考古发掘与研究探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时空范围与基本脉络,这是讨论先秦哲学的学术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又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表明,农牧生产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哲学思维的演进轨迹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 1993年 第4期8卷 20-26页
作者: 冯仲平 桂林陆军学院语言教研室 541002
列宁说:“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列宁全集》第38卷399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史便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发生、转换与建构过程。它的发展是开放型的,由最初的原始萌芽,一步步地向高级和纵深前进,不断走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哲学中的“静”观念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 2012年 第4期 50-54页
作者: 王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2488
静,最初与动相对,后来逐渐发展出政治安宁等褒义,并在春秋时期具有了德行的意义。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静,孔子以静比喻"仁者",孟子讲"不动心",荀子讲"虚一而静",都认同静在工夫修养中的意义。但在儒家看来,静并不是第一性的观念,它是依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哲学史论
收藏 引用
1992年
作者: 王德裕
本书选收作者先秦哲学思想论文10余篇,论述对象有孔子、墨子、庄子、商鞅、荀子等。
来源: 汇雅图书(南通市图书馆... 评论
先秦哲学研究的返本与开新——读白奚著《先秦哲学沉思录》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10年 第3期 127-128页
作者: 崔存明 北京印刷学院社科部
当前的先秦哲学研究往往以聚焦式见长,学者大多集中精力针对某一专题、某一学派或某一思想家作深入研究。当这种乾嘉遗风式的研究逐渐形成一种先秦哲学研究范式的时候,能兼顾传统与现实的著作就成为这一领域难能可贵之探索了。白奚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哲学研究的新突破──读《稷下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78-80页
作者: 孙以楷 安徽大学哲学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