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9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8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9 篇 历史学
    • 111 篇 考古学
    • 14 篇 中国史
  • 85 篇 艺术学
    • 83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36 篇 哲学
    • 36 篇 哲学
  • 29 篇 理学
    • 2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地理学
  • 12 篇 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管理学
    • 10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4 篇 法学
    • 4 篇 民族学
    • 1 篇 社会学
  • 4 篇 工学
    • 3 篇 建筑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186 篇 佛教石窟
  • 23 篇 石窟艺术
  • 18 篇 佛教艺术
  • 15 篇 石窟寺
  • 14 篇 石窟造像
  • 14 篇 敦煌莫高窟
  • 13 篇 克孜尔石窟
  • 12 篇 佛教造像
  • 12 篇 云冈石窟
  • 10 篇 麦积山石窟
  • 10 篇 石窟壁画
  • 7 篇 莫高窟
  • 6 篇 壁画
  • 6 篇 印度
  • 6 篇 中国
  • 6 篇 丝绸之路
  • 6 篇 敦煌石窟
  • 5 篇 北魏
  • 5 篇 云冈
  • 5 篇 石窟群

机构

  • 6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3 篇 敦煌研究院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3 篇 新疆师范大学
  • 2 篇 中央音乐学院
  • 2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2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2 篇 天水师范学院
  • 2 篇 四川美术学院
  • 2 篇 龟兹研究院
  • 2 篇 新疆大学
  • 2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东京女子大学
  • 1 篇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

作者

  • 4 篇 李光明
  • 4 篇 赵声良
  • 4 篇 袁蓉荪
  • 4 篇 王云
  • 2 篇 胡同庆
  • 2 篇 王大方
  • 2 篇 张春继
  • 2 篇 项一峰
  • 2 篇 孙志军
  • 2 篇 萧易
  • 1 篇 朱思隆
  • 1 篇 漆子扬
  • 1 篇 孙冀东
  • 1 篇 许薇
  • 1 篇 朱岩
  • 1 篇 邵钢锋
  • 1 篇 相乐
  • 1 篇 刘文超
  • 1 篇 林立
  • 1 篇 谢枫

语言

  • 18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佛教石窟"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古代高昌佛教石窟述略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1期11卷 73-79页
作者: 宋肃瀛
古代高昌,即今新疆东部的吐鲁番盆地,因汉武帝时于此设“高昌垒”(又名“高昌壁”),故名。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此始设“高昌郡”,其后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继之,高昌之名遂显。公元460年,柔然人侵入此地,立汉人阚伯周为“高昌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以龟兹和敦煌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 2006年 第6期 43-53页
作者: 马世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大型石窟群,多由几种不同使用功能的洞窟组成,构成较为完整的石窟寺院。在石窟中保存有佛教造像(或壁画、浮雕)的礼拜窟,历来是学界所关注的研究对象,而那些原来就没有佛教造像(或壁画、浮雕)的非礼拜性质的洞窟,则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丝绸之路中国段佛教石窟差异性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07年 第6期26卷 1087-1096页
作者: 葛云健 张忍顺 杨桂山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97
作为佛教东传的主线,沿丝绸之路中国段留存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其分布与该区域丹霞地貌的分布大致重叠。由于各地区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岩性的差异,石窟在分布、形制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以沿丝绸之路主线佛教东传的路线为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西藏阿里札达县象泉河流域发现的两座佛教石窟
收藏 引用
文物 2002年 第8期 63-69页
作者: 霍巍 李永宪 更堆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西藏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
1994年,我们在对阿里地区札达县札不让乡境内与古格故城隔河相望的象泉河南岸地区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三处残存有壁画的石窟地点,这一发现曾在西藏西部东嘎、皮央石窟调查简报中有所提及,但当时尚未作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初谈佛教石窟供养人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 1997年 第1期 98-102页
作者: 项一峰
初谈佛教石窟供养人项一峰供养人,简单地说是将私有财产奉献给别人或社会团体的人,奉献的私有财产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追溯它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同时产生。佛教供养人,无疑佛教产生的第一天就出现。佛教界通常所讲供养人,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魏晋南北朝佛教石窟造像模式
收藏 引用
新美术 1995年 第3期16卷 17-25页
作者: 陈锽
佛教石窟造像艺术自汉魏传入我国新疆地区至元明,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大体可分为魏晋南北朝和唐宋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如果说唐宋阶段以遍及南北的民间造像规模和现实化世俗化的造像风格为总特征的话,魏晋南北朝阶段则具有石窟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谈佛教石窟艺术的汉化过程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1999年 第2期 116-119页
作者: 申平 洛阳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洛阳471039
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并断言:'每种艺术品种和流派,只能在适当的天时地利中生长,并适应社会环境,满足时代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傅雷:)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延安地区的宋代佛教石窟造像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10年 第8期 149-151页
作者: 崔彬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宋代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是继魏晋南北朝、唐朝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宋代的石窟造像虽然不及北魏的潇洒和唐代的宏伟富丽,但却继承了唐代造像的长处,更趋于写实和世俗化,形成了多样风格。其雕造纤细,姿态柔美,造型逼真。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教天地方寸中”--各国发行的佛教石窟艺术纪念邮品掠影(二)
收藏 引用
法音 2016年 第8期 I0001-I0004页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北魏佛教石窟中的飞天艺术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 2008年 第2期 85-89页
作者: 李光明
飞天艺术属于佛教造型艺术。由于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审美意识等诸方面的影响,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飞天形象呈现多样化特点。北魏是中国佛教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佛教造像成就最高的历史时期之一,其飞天艺术承前启后,在中国佛教石窟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