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考古学
  • 4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6 篇 佛像造型
  • 2 篇 云冈石窟
  • 1 篇 石窟艺术
  • 1 篇 形象塑造
  • 1 篇 艺术造型
  • 1 篇 二佛并坐
  • 1 篇 佛教造像
  • 1 篇 山西中南部
  • 1 篇 印度教
  • 1 篇 彩瓷工艺水平
  • 1 篇 佛教意义
  • 1 篇 福建会馆
  • 1 篇 北魏中晚期
  • 1 篇 北魏晚期至东魏
  • 1 篇 宗教造像
  • 1 篇 敦煌莫高窟
  • 1 篇 天主教
  • 1 篇 考古研究
  • 1 篇 色瓷釉镜面
  • 1 篇 终极关怀

机构

  • 2 篇 天津美术学院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大同云冈石窟研究...
  • 1 篇 湖北美术学院

作者

  • 2 篇 黄文智
  • 1 篇 王尔夫
  • 1 篇 王恒
  • 1 篇 李冰
  • 1 篇 尤再蝶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佛像造型"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山西中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 2016年 第4期 33-44页
作者: 黄文智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天津100084
山西中南部指以长治为中心的太行山西麓,此地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主要吸收了新都洛阳造像因素,也部分地继承了旧都平城佛像特征。这些实例存在多种袈裟形式,体现了浓厚的地域和民间色彩。占主导地位的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根据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大同云冈北魏中晚期窟龛佛像造型分析——以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年 第5期 76-92页
作者: 黄文智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本文以大同云冈北魏中晚期窟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为研究对象,根据袈裟形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佛像大致流行于北魏太和十年至迁都洛阳之初(486-500),主要分布于云冈第二期后段窟龛,是在云冈旧有佛像造型基础上加入南朝因素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佛造像衣纹线条之美——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 2024年 第8期15卷 77-79页
作者: 尤再蝶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阳550025
目前对敦煌莫高窟佛像艺术的研究已十分丰富,可是关于中国佛像造型的衣纹线条研究却很少有所涉及。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中国佛像艺术也接收了其他外来的艺术文化,认识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外来文化,可以有效地推陈出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福建会馆款彩瓷鎏金弥勒佛
收藏 引用
收藏家 2001年 第8期 44-45页
作者: 王尔夫
“福建会馆”款彩瓷鎏金弥勒佛系晚清至民国时期作品,高57.2厘米,为常人身高的三分之一。弥勒是未来佛。传说我国五代明州布袋和尚是其转世化身,时号长汀子布袋师,常在浙江省奉化县岳林寺,后端坐石上而逝。宋、明以来,江南诸寺多...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析佛教造像观念
收藏 引用
雕塑 2021年 第6期 94-95页
作者: 李冰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宗教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曲折反映,并与人们的终极关怀紧密相连。因此在宗教构建的世界里,其艺术造型所表现的内容就保罗万象。宗教造像从整体来看,无论是道教,佛教、天主教,还是印度教、只要是有宗教形象塑造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二佛并坐及其佛教意义
收藏 引用
文物世界 2002年 第1期 36-38页
作者: 王恒 大同云冈石窟研究所
一个圆拱龛中,左右并坐着两个佛像造型,被称作“二佛并坐”。在云冈石窟,这种雕刻非常普遍,初步统计约有385个“二佛并坐”龛,几乎每个洞窟中都有它的形象。它们在洞窟中的位置也表现得异常灵活多变:有的作为主像置于正壁(往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